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争夺科创融资-蓝海- 租赁业务模式变招
【租赁公司】争夺科创融资-蓝海- 租赁业务模式变招
浏览次数:【460】  发布日期:2024-6-29 2:27:41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租赁公司】 【知识产权】 【金融租赁公司
 

  本站记者石健北京报道

  2024年,随同政策端发力,经济预期好转,租赁行业的景气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中国经营报》记者观察发现,与以往不一样的是,租赁公司不再以拓展业务规模作为发展的第壹位,而是更重视风控和合规环节,确保“融资”“融物”全过程通顺。

  对此,多位行业人士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仍然是金融领域工作的主基调,甭管是金融租赁公司还是融资租赁公司,将防范风险放在公司业务发展的第壹位,有益于行业可持续发展,也利于行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风控放首位

  “与其到了逾期环节再处理问题,不如在预防逾期上下功夫。”近期,华南一家金融租赁公司针对预防逾期进行了业务完善。该公司从事风控业务的责任人对记者说:“预防逾期业务是双向的,一方面如果企业出现逾期情况,会影响公司的信用评级,对后续的经营和融资环节都会发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从金融租赁公司本身而言,如果出现后期逾期(逾期超过2个月)的情景,也会加大运营成本。正是基于以上两个因素,我们采取多种举措来预防和管理逾期业务,在贷前环节加大了企业的背景调查和信用评估力度,目的在于筛选资质较好的承租人。同时,运用 大数据 分析技术,对于顾客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确保贷前环节安全。”

  另外,对于企业出现早期逾期(逾期2个月以内)情况,该公司采取了及时调整还款计划的形式来应对。上述责任人说:“其实,很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正是因为在银行处出现融资难的情景,才会找到租赁公司来处理融资难题。租赁公司的本质就是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当企业出现还款难的时候,租赁公司有必要再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减少企业的违约风险。如果企业因为融资租赁而出现资金问题,那么就失去了融资租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合作性的解决方式,也维护了承租人的信用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很多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着手在贷前环节、早期逾期环节等方面采取举措,但对于已经出现本质逾期的企业,绝大多数租赁公司均采取了“零容忍”的举措,通过法律渠道追回余款。

  谈及如何做好风险管理,一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责任人认为,租赁公司可以从三个方面逐步构建起智能化风险管控体系。一是综合运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全面提升信用评分、反欺诈等各类风险的精准识别、及时预警和有效处置的智能化能力。二是整合大零售风控和优化对公风控,构建统一的条件数据服务、决策引擎、风险应用和风险管理“驾驶舱”。三是通过丰富风险数据,强化风险监控场景覆盖。

  采访中,一家央企租赁公司法律顾问向记者透露了行业中出现的“被动”放弃部分风控举措的现象。一方面,近年来租赁行业的 利润水平快速下降,以 新能源 租赁为例,十年前的 利润能够达到8%至9%,可是目前行业的普遍收益率为4%至5%,甚至对于一些央企系的租赁公司而言,收益率已经在4%以下,收益率的下降自然出现了行业“卷价格”的情景。另一方面,租赁行业的产品同质化一直是行业的难点、槽点问题,尤其是对于 新能源 业务而言,客户的产品需求比较单一,所以租赁公司之间“拼”的只能是价格。面对同一个客户,可能三四家甚至是七八家的租赁公司进行报价,在产品模式近乎相同的情景下,客户往往会通过价格的比对选择合作对象,这也就造成一些租赁公司出现“被动”放弃部分风控举措的情景,致使项目的风控措施不断减弱,增加了行业的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从行业监管的视角看,监管层面在风控方面从严出台相关政策。2022年1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合规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针对金融租赁公司的违规业务,开展专项检查活动,着重整治金融租赁公司的违规行为。2023年3月, 中国银行 业协会发布《关于规范金融租赁公司服务收费的倡议书》,对相关费用进行严格区分,要求金融租赁公司不将租金分解为费用收取。

  多位租赁行业人士认为,未来,提升租赁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力,不仅在于业务规模、资产规模和创新手段,更在于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为此,很多租赁公司也在积极缔造精湛的危险管理团队,以更高的风控水平发展业务。

  紧盯科创机遇

  2024年,金融“五篇大文章”成为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科技金融已经成为融资租赁行业新的增长点。对此,行业普遍认为,以往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更多地聚焦普惠小微、绿色租赁业务,而随着今年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提出,一批科创型公司蓬勃发展,租赁公司也开始聚焦科创型公司的服务。不过,科创型公司同时具有周期长、高风险的特点,部分金融机构出现不敢贷、不愿贷的情景,这给租赁公司造成了业务机会。可是,对于租赁公司而言,对接科创型公司业务,没有可以对标的企业,也木有成熟的经验,已经不能运用原有的运营模式来发展业务,甭管是技术层面还是风险意识都需要有所提升。

  在多位融资租赁行业从事风控工作的业务人员看来,未来开展新业务,重点其实不是能够“吃下”多少体量,而是把合规放在第壹位,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丰富租赁产品。记者了解到,对于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较为重要的资产就是 知识产权 。不过,如何将 知识产权 该类无形资产像有形资产一样流动,并且能够实现风险把控,成为很多租赁公司当下思考的问题。

  从近年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增进法》《 知识产权 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来看,政策层面都在鼓励企业规范探索 知识产权 融资模式创新,其原因在于 知识产权 本身具有很高的潜力,而且其实不存在消耗、磨损、灭失的危险。因此,其具有很高融资租赁价值,虽然目前并未有明确的政策支持 知识产权 的融资租赁,可是已经在租赁行业中开始试水。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6月,天津某中级人民法院专门为租赁公司探索 知识产权 业务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上,一家从事生物医药的租赁公司责任人直言:“我们非常看好企业的发展前景,可是公司的风控部门一直认为现有模式的合规风险太高。”面对困惑,法院组织相关部门屡次举行座谈会,最终制定出台了意见书,详细记录了听证会召开情况、提案详情、听证关键问题,归纳了各方意见和论证分析情况,最后出具了详细的听证意见,对租赁公司提出的转让登记售后回租、转让质押登记相结合、质押登记售后回租、共有登记售后回租四种模式一一给予回应,并建议提案发起人实施时注意防范“低值高买”和不被定性为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危险,最终增进了企业的租赁业务合作。

  一家从事安防 机器人 研制、生产的企业,通过多年的产品打磨,目前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并且其产品入选2022年 北京冬奥机器人 项目。不过,随着企业扩大订单规模,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北京一家从事科技租赁的企业了解情况后,通过 知识产权 售后回租的形式,将企业的发明专利作为融资标的,帮企业成功实现融资。“一方面,帮助企业盘活智力资产,有效地补充了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展现了企业 知识产权 的商业价值,提高了企业的估值。”该公司责任人介绍,公司也是借鉴了国外 知识产权 融资租赁经验,经过市场调研、专家论证、内部研讨等多轮研判,创新 知识产权 融资租赁业务结构。

  采访中,多位租赁行业人士认为,未来,多学科交叉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将会随着区域发展和政策扶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对于科创型公司而言,其生产设备以租赁为主,设备投入不多,固定资产较少,以往的融资模式无法快速筹到资金,而以 知识产权 作为无形资产的融资租赁情况将会越来越多,租赁公司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产品、完善风控举措,以期早日进入科创业务的“蓝海”。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租赁公司】争夺科创融资-蓝海- 租赁业务模式变招
2024-6-15【融资租赁公司】降成本、降风险 - 融资租赁追捧短债资金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