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6月A股下跌4.5% - 限售股解禁超2700亿元
【上市公司】6月A股下跌4.5% - 限售股解禁超2700亿元
浏览次数:【659】  发布日期:2024-6-29 2:15:46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上市公司】 【投资者】 【赵锡军】 【大股东】 【限售股解禁
 

  在探讨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时,需深入理解股市与宏观经济、全球市场的联系与区别,并正视其根本问题,以重建市场信心。

  截至6月27日,上证指数收盘2945.85,较月初6月3日开盘下跌4.5%,较近期高点5月20日的3174.27下跌7.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的确有些不足,也处于较为敏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一旦有影响市场的一些事件出现,市场肯定会有一些反应,有时甚至会有过激反应。

  定制服务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1—30日,A股市场共306家上市公司迎来限售股解禁。以个股最新股票价格计算,流通市值合计约2712.12亿元人民币。

  从规模上看, 三峡能源爱玛科技齐鲁银行 解禁市值居前,分别为706.4亿元、202.23亿元、107.86亿元人民币,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分别为52.4%、72.9%、46.8%,解禁股份类型均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

  一位券商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在做投资决策时,解禁期前后的股票我们尽量规避,至少也会间隔半个月再考虑是否买入。因为如果有较大数量的限售股解禁阶段,股票通常是下跌比较突出的阶段。”

  以 三峡能源 为例,上司公司公告显示,6月11日, 三峡能源 第壹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总数为149.98亿股。该股当日开盘价4.69元/股,6月27日收盘价4.28元/股,累计下跌8.7%。

  值得强调的是,在上述306只股票中, 博力威森林包装爱玛科技 的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位居前三,均超过70%;合计15股解禁比例高于50%;67股解禁比例高于20%。

  前述基金经理认为,最近A股处于一个下跌回落的过程,外资撤退的速度也很快,这可能和经济数据与政策落地等原因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经济环境和流动性环境不利的情景下,以前依赖流动性的小盘股将受到较大打击。“不过,近期来看,大盘股也跌了,红利股也跌了。”

  赵锡军认为,限售股解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供求上,在我国资本市场并很多见。从监管方面来看,实际上已经是很清楚地对限售股解禁、减持等行为提出了要求和条件。

  监管规范减持行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部门责任人指出,股份减持是股东享有的基本权利,但上市公司大股东(即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董监高作为“关键少数”,在公司经营发展、治理运行中负有专门义务和特殊责任,应当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自觉规范减持行为,不得以离婚、解散清算、分立等任何方式规避减持限制。

  2024年5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24号〕)(以下简称《减持新规》),第壹次以规章的形式亮相,法律层级提升,进一步补充及明确此前新“国九条”有关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监察管理规则。

  《减持新规》明确,控股股东、实控人在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等情形下不得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减持股份;增加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前的预披露义务;要求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与大股东共同遵守减持限制,大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后在6个月内继续共同遵守减持限制;优化大股东禁止减持的情形,明确控股股东、实控人在上市公司和自身非法情形下都不得减持,一般大股东在自身非法情形下不得减持。

   中信建投 证券非银与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赵然坦言,《减持新规》发布的目的旨在规范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强化穿透式监管,封堵规则漏洞,有助于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并提振投资者信心。

  “监管一再强调对合规减持的注意,就是在向上市公司股东或投资人明确传递一个信息,合法合规减持是一个底线。”赵锡军认为,在这个底线之上,即便面对解禁高峰期,对市场的影响也会有相应的缓冲作用。

  需要谨防的是,根据目前已发布的公告数据统计,8月1—31日,A股市场将迎来139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期,流通市值合计约5787.87亿元人民币。从规模上看, 中国电信沪农商行格科微 等解禁市值位于前列,分别为3470.75亿元、311.83亿元、165.47亿元人民币。

  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在赵锡军看来,从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意愿来考量,大股东不减持的表现代表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信心,这也是对投资者负责的一种表现。“这一点我们要提倡。”

  Wind数据显示,根据“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明细”统计,2023年A股市场共有2208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了减持,减持数量超过260亿股,合计减持股票金额超过4219亿元人民币。

  赵然认为,“基金挣钱,投资者不挣钱”的问题正袒露出我国投资者存在追涨杀跌、短时间持有和高频交易等非理性行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离不开监管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当前,资本市场正从融资端向投资端的方向改革,持续的、分批次的规则升级所施展的作用在于吸引中小投资者参与价值投资,为培养更多理性的投资群体打下基础,最终增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另外,在赵锡军看来,“在限售期解禁的股票,也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投资者,承接一部分减持的股票。当然这需要上市公司具备吸引投资人的能力,投资者看好公司的前景,愿意购买公司股票,这也是一个正面的循环。”

  前述基金经理坦言,股市处在牛市阶段时,增量资金不断入场,逐渐消化解禁股,使得减持股在股票市场形成一次换手。新增投资者数量分散,其抛售行为也不会一致,对市场冲击较小。但在股市下行期间,股东减持是较为敏感的事情之一,投资者会将其视为股东对公司信心不足的信号放大,进而可能造成股票价格下跌。

  不过,赵锡军认为,近些年来,限售股大规模解禁的高峰已经有所减少。中国资本市场早期股权机构比较单一集中,很多上市公司是由国有控股公司改制而来,那么这些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在逐步实施落地的进程中,会面临国有股解禁出售的一些压力,经过逐年释放,基本回归正常。“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般国企央企的解禁市值较高,从公司市值稳定的视角来考虑,在减持的操作上应该会更加谨慎。”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主任周丽莎对记者说,从2020年开始,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在2024年年底之前对央企的市值进行考核,将价值实现因素并入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长效化、不同化考核,引入合规合法科学正确的市值价值实现,避免单纯以市值绝对值作为衡量标准,严谨操作股票价格。

  在赵锡军看来,以前通过炒作、坐庄、投机等行径操作市场的表现现在开始受到严格监管,投资者要通过上市公司真实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来选择投资标的,这才是健康的市场行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30【投资者】个股的中报看点有哪些
2024-6-30【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 共绘资本市场华章 北上协-股东来了-——投资者走进北京上市公司活动圆满举办
2024-6-30【ETF】聚焦ETF通两周年!成交量大幅增加
2024-6-30【投资者】侃股 - 个股的中报看点有哪些
2024-6-30【提质增效】普邦股份 - 1亿元回购用途变更为注销
2024-6-30【节能铁汉】节能铁汉 - 已对前期制造并散布迪拜项目不实信息的行为进行取证
2024-6-30【投资者】900家私募注销!私募行业劣币加速出清
2024-6-30【美国运通】-坏消息-来临 该如何办?
2024-6-29【上市公司】大手笔分红 多只豫股-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
2024-6-29【公司法】普华永道 - 新公司法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 相关资讯专题
投资者】  【上市公司】  【现金分红】  【控股股东】  【投资者保护】  【机构投资者】  【《股东来了》】  【ETF】  【创新药】  【大数据】  【食品饮料】  【华夏上证50ETF】  【成交量】  【提质增效】  【普邦股份】  【节能铁汉】  【青岛证监局】  【美国运通】  【巴菲特】  【伊利股份】  【坏消息】  【保险公司】  【双汇发展】  【大手笔】  【真金白银】  【公司法】  【普华永道】  【注册资本】  【资本市场】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