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部署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于29日在京召开。会议提出,抓紧组织到上市公司上门走访,推动优化公司结构、规范公司治理,培育优质头部上市企业,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中泰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和质量之间是表和里的关系。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首先需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及市值管理制度建设,其次需要增强公司内部治理。
李迅雷表示,我国上市公司涵盖了国民经济90个行业大类,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我国上市公司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条件组成部分,而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他表示,首先,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各产业领域的龙头公司,优质上市公司做强自身业务对带动我国相关产业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一些科技领域的上市公司代表着所在行业的领先技术和发展趋势,往往引领着整个产业的进步和升级,且对产业链上下游其它中小厂商有较强的扶持与带动作用,是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与主力军。
其次,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央企在能源,粮食,电信,金融等基础与民生领域占有较大比重。本土上市公司做强做大可以提升我国经济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保障供应链安全。如果国民经济遇到自然灾害,能源危机等突发事件,上市公司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保障供应链安全,维护经济平稳运行。
再次,优质上市公司对我国经济有较高的正外部性。上市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与创收能力均位于各行各业领先位置。优质上市公司在造成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工资水平,扩大内需,带动消费增长。
“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和质量之间是表和里的关系。”李迅雷说,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可投性提升的条件,只有企业质量提高了,企业才有投资价值,才有可投性;同时,可投性也是评价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之一。
他表示,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需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及市值管理制度建设,主动释放公司基本面变化信息,可以优先在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中试点增加披露信息的频次和内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帮助投资者价值发现,增进市场理性估值;也需要增强公司内部治理,强化上市公司董监高等人员和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义务与责任,增强经营稳健性。对于监管职能部门而言,可以通过建立更加严密有效的监察管理制度和强化追究责任机制等,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建立中小股东保护机制保障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