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证监会重拳出击IPO全流程严监管 - 企业撤材料照查不误 上市失败仍可判为欺诈发行
【思尔芯】证监会重拳出击IPO全流程严监管 - 企业撤材料照查不误 上市失败仍可判为欺诈发行
浏览次数:【822】  发布日期:2024-2-19 21:16:4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思尔芯】 【IPO】 【欺诈发行】 【证监会
 

  营业收入、净收入“注水”闯关IPO,是A股长久以来的顽疾。坚决阻断发行上市“带病闯关”,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在监管的道道IPO严查规范之下,IPO美化做假仍然防不胜防。

  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关键在于非法成本太低。若想根治IPO做假乱象,在严厉责罚上市公司犯罪行为的同时,还需切实加大IPO阶段非法惩处力度,树立典型案例,以达以儆效尤之效。

  目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出的一张罚单,即具有标志性意义。

  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上海国微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尔芯”),这家2021年8月提交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的企业,上市未能如愿,却因证券发行文件编造虚假内容而被判为欺诈发行,公司及主要管理人员被合计罚没165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思尔芯案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首例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查办的欺诈发行案件。

  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看来,该案意味着欺诈发行等严重犯罪行为不再仅针对上市公司,企业存在做假行为,很可能上市不成反被重罚,这将在打击企业“带病闯关”方面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针对上市失败企业的严厉责罚主要针对公司本身,接着为其提供包装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将受到监管警示函以外的本质重罚。

  这时,目前交易所正在倒查IPO企业十年财务数据,一些已经取消材料的企业也在倒查范围之列。

  上市不成反被罚

  欺诈发行,被罚对象通常为上市公司。如今,这一认知需要改变。

  目前,2021年8月提交科创板IPO上市申请、4个月后被抽中现场检查、2022年7月取消发行上市申请的思尔芯,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判为欺诈发行。

  被定为欺诈发行,源于其《招股说明书》涉及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消息,思尔芯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1536.72万元人民币,占当年度营业收入的11.55%;虚增利润总额合计1246.17万元人民币,在当年利润总额中的比率更是高达118.48%。

  受此影响,思尔芯被处以400万元罚款,其当时担任老总等主要管理人员被罚100万元-300万元不等,合计罚没高达1650万元。

  这意味着本欲“带病闯关”IPO的思尔芯,上市未成反被重罚超千万。

  此处罚消息一出,随即引起IPO企业和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人士的高度关注。

  高度关注背后,一是思尔芯案的首例性——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

  另一是思尔芯所涉问题的普遍性。

  几乎每位熟识的投行保代都曾对记者表示,自己及认识的同行在保荐企业上市时,或多或少都会美化财务数据,通过技术化处理做高营业收入是行业惯例。早年间美化力度较大,2021年监管反复强调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以来有所收敛,但很多保代仍然认为“只要美化不过分问题不大”。

  “思尔芯案营业收入、净收入虚增比例分别高达11.55%和118.48%,这一虚增比例太高,我们不敢做。但要讲我们保荐的项目财务数据100%真实,这话我也不敢说。”某投行保代对记者表示。

  正因如此,目前,交易所启动IPO企业十年财务数据倒查工作,已经取消材料的企业同样被倒查。这使得很多保代们内心不安。“坐等处罚了,如果条条框框严卡的话,能有几个项目一般没啥问题?”上述保代无奈道。

  IPO全流程严监管脉络日渐清晰

  透过思尔芯案和监管动作,一条IPO全流程严监管脉络日渐清晰。

  首先,从IPO监管流程来看。早年间,企业IPO并无现场检查。后来,现场检查出现,但检查对象自收到书面通知后十个工作日内取消首发申请的,原则上现场检查不再进行。

  2023年11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修订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根据新版规定,企业取消发行申请不影响检查工作的实施,也不影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交易所依法处理。

  与之相匹配,坚持“申报即担责”、“一查就撤”休想“留下个烂摊子让别人来收拾”等频繁出现在监管的表态中,一些仍处于IPO阶段的企业及其保荐机构逐渐收到监管罚单。不过,这些罚单以警示作用为主,涉及大额罚款的较为鲜见。

  2024年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针对IPO做假的发声较过去更为严格。好比,1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建军表示,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对于欺诈发行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犯罪行为,坚决重拳打击,让其“一贫如洗、牢底坐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月4日再度强调,强化立体化追究责任,让做假者“一贫如洗、牢底坐穿”。

  如今,主动取消IPO材料的思尔芯案,被定为欺诈发行并合计罚没1650万元人民币,更是彰显监管对于IPO做假的严厉责罚不贷。

  在田轩看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一处罚具有象征性意义。“从企业递交上市材料起,即应开启对其非法行为的监察管理。企业在IPO阶段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合法合规,根据上市公司监管要求执行,与上市公司非法同等处罚。”

  处罚力度上,田轩建议以非法获取利益所得为基数,给予违法所得获取利益2-3倍甚至更高的罚款;对于尚未取得违法所得的,也要根据做假水平予以相应比重的严厉责罚,一定不要处罚不痛不痒。

  其次,中介机构日渐成为严查对象。

  “由于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利益与IPO企业深度捆绑,并且长期以来IPO做假中介机构处罚力度相对较低,使得与企业沆瀣一气的保代、会计师事务所大有所在。”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若要根治此类现象,则需严厉责罚中介机构,尤其是需要树立典型重罚案例,以形成行业威慑。”

  如何严厉责罚中介机构?田轩建议从两方面动身,一方面,加大处罚力度,不要停留在不痛不痒的警示函阶段,而要给予行政罚款等实实在在的严厉责罚;另一方面,处罚中介机构的同时严厉责罚个人,个人处罚除罚款以外,可以采取更有威慑性的惩处措施,好比撤消从业资格。

  不过,在投行保代们看来,中介机构处罚需要明辨性质,分清“为虎作伥”还是“被蒙在鼓里”。“许多企业财务作假是‘金银财宝做假’,如果企业做假手段高超且保代能力有限,投行可能无法发现企业做假真相。此种情境下,对投行的处罚需要手下留情。”前述保代表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9-21【联创股份】联创股份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回应称-公司也是受害者-
2024-9-21【证券公司】-财经早报-茅台 大利好!000413 退市
2024-9-21【内幕交易】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 监管剑指-守门人-内幕交易
2024-9-18【资本市场】促稳定、添动力、强监管 资本市场-工具箱-将持续升级
2024-9-17【赵远军】参与内幕交易-星星科技- 光大证券前保荐部门负责人被罚
2024-9-17【惠程科技】惠程科技被行政处罚 - 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变身ST惠程
2024-9-16【星星科技】内幕交易还亏了530余万,光大证券原投行总经理被罚460万禁业10年
2024-9-16【证券从业人员】一券商员工炒股两年半损失77万元 - 又被罚20万元 - 北京证监局对20多人采取监管措施
2024-9-14【赵远军】内幕交易-星星科技-,光大证券前保荐业务部门负责人连亏带罚近千万元
2024-9-16【康方生物】香港证监会,宣布!
 ● 相关资讯专题
联创股份】  【李洪国】  【信息披露】  【证监会】  【立案调查】  【公司也是受害者】  【证券公司】  【贵州茅台】  【000413】  【内幕交易】  【星星科技】  【光大证券】  【大数据】  【守门人】  【人工智能】  【资本市场】  【投资者】  【工具箱】  【赵远军】  【负责人】  【惠程科技】  【中国证监会】  【2020】  【上市公司】  【风险警示】  【ST惠程】  【行政处罚】  【总经理】  【证券从业人员】  【监管措施】  【康方生物】  【Summit】  【香港证监会】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