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专访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振东 - 中马双向投资频繁 将建立更长远的伙伴关系
【马来西亚】专访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振东 - 中马双向投资频繁 将建立更长远的伙伴关系
浏览次数:【487】  发布日期:2024-6-4 8:59:1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马来西亚】 【刘振东
 

  5月31日,中国和马来西亚迎来建交50周年的纪念日。携手同行五十载,中马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已经连续15年保持马来西亚第壹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马来西亚也是我国在东盟第贰大贸易伙伴和第壹大进口来源国。

  近年来,中马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始终稳步推进。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建设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蓬勃发展,开辟了“两国双园”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在中马“两国双园”通力合作的12年间,中马钦州产业园签约项目249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95亿元人民币,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38亿元人民币,形成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新能源 材料和燕窝、榴莲、棕榈油等东盟特色产品加工贸易产业集聚。马中关丹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13个,累计完成投资超440亿元人民币,累计实现工业产值超60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态势如何?未来两国的合作前景如何?最近,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振东(Liew Chin Tong)就相关问题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的专访。

  刘振东认为:“马来西亚和中国将找到新的合作方式,在新全球局势下,马来西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战略伙伴,为中国经济在新的全球局势下,提供更多增长空间。”

  中马双向投资频繁

  南方财经: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你认为中马两国的经贸关系获得了哪些明显进展?

  刘振东:在过去的50年间,中国经济实现了指数级增长。从1974年中马建立外交关系直到今天,中国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就。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多数情况是我国接受马来西亚的投资,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今的情景变成了更多中国人到马来西亚进行投资。过去50年间,中马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新的局势,因为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着中美关系的变动,这已经成了全球关注的要点。我认为,马来西亚和中国将找到新的合作方式,在新的全球局势下,马来西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战略合作伙伴,为中国经济在新的全球局势下,提供更多增长空间。

  多个“引擎”引领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

  南方财经:去年,马来西亚的GDP增长为3.7%,略低于此前3.8%的期待。你如何看待马来西亚的经济现状?

  刘振东:马来西亚经济将稳步增长,因为我们进入了政治稳定的时期。而且,马来西亚社会非常稳定。我认为,以下几个领域将给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造成动力。首先,马来西亚历经多年的发展,我们第壹次看到发生再工业化。过去的20年来,马工业化水平稳步下降,经历了过早去工业化。可是现在,我们看到再工业化的发生,我认为这将是马来西亚日后发展的第壹个增长引擎。

  第贰个增长引擎是技术升级。过去20年间,马来西亚的经济始终在低生产率和低技术水平的条件上运转。但现今技术正在不断升级,带动薪资提升,未来我们还将更多地使用数字化、创新和自动化。

  第叁是绿色技术的研发或说绿色转型。我们如今的运输还非常依赖内燃机车,依赖旧技术。虽然我们还不像许多其它国家那样实现绿色转型,但我认为,这也会变成我们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相信未来几年,我们将拥有更大规模的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将需要更多的服务,好比儿童保育、老年照料、医疗保健,这也将是一个强劲的增长引擎。

  还有服务业2.0。马来西亚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建设区域总部的目的地,马来西亚经济的服务业2.0版本将是另外一个增长引擎。最后,我 国的不同地区将会继续加强合作,例如与新加坡签署的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

  我还认为马来西亚的不同地区将实现地区性增长。因此未来几年,我相信我们会经历第贰次经济起飞,就像我们曾经经历的一样。第壹次马来西亚经济起飞,发生在1988年到1997年间,经济在那段时间内呈指数级增长。我们认为马来西亚经济在未来几年内将再续辉煌。

  南方财经:今年以来,马来西亚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如“昌明经济”框架、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第12大马计划,这些计划的亮点是啥?这些计划又表明了马来西亚的发展目标是啥?

  刘振东:用容易的形式来解释,马来西亚经济长期以来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我们被困在这个“中等收入陷阱”中,经济难以呈指数级增长,科技方面也很难获得快速突破。“昌明经济”等计划的总体意图是增进马来西亚经济的起飞,我们想走在技术的前沿,想走在绿色转型的前沿,创造一个更加繁华的社会。就此,马来西亚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待遇,马来西亚工业将走在全球经济的前沿。

  “两国双园”可建立不同化产业增进投资

  南方财经:你近日出席了中马“两国双园”相关会议,你认为建立“两国双园”初衷是啥?

  刘振东:中马“两国双园”是2012年由两国共同建立的。2012年,马来西亚总理和中国国务院总理共同启动了这个项目,旨在建立双方之间的合作。当然,两国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这两个产业园,但这两个产业园是中马合作的象征和见证,它还为中国与其它国家随后建立的产业园提供了一个示范。

  现在,我们务必考虑中马“两国双园”如何升级的问题,怎样在不一样的产业园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且,我们需要应对一种不相配的现状。例如,相比于中国投资者在马来西亚的马中关丹产业园中的大量投资,马来西亚企业在广西钦州产业园的投资数量较少。我们希望与中国政府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种方法是建立不同化的产业,这意味着我们将尝试寻找能提供广西所缺乏的服务或产业的马来西亚公司,使其产业形成不同化,并让马来西亚企业在广西找到使投资有利可图、可行实际的形式。

  我认为贸易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很多协调,我们将不得不处理一些竞争,不得不让政府提供政策帮助实现目标。我们希望未来十年,这两个产业园能为两国造成更多条理、坚实的合作。

  马来西亚有潜力成为中企投资目的地

  南方财经:你提到这次访华之旅对于你构思“两国双园”项目升级方面造成一定的灵感,具体是啥样的灵感?

  刘振东:总体而言,我们认为马中关丹产业园需要升级到新的高端产业,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复杂水平。对于钦州产业园,我们需要吸引更多来自马来西亚的投资者,弥补广西在服务和产业上的缺口。

  可是,此次访华之行不仅关乎这两个产业园,而是希望我们在中国能够创造一个新的马来西亚形象。马来西亚经常被看作是加强版的越南、泰国或印度尼西亚。不过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前述这些国家人口众多,有人口红利,而马来西亚只有3300万人口,人口红利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我们在人力资本方面非常强大,我们拥有非常强大的多语言团队,能够处理多元文化的情景。我们还拥有非常强大的条件设施,有2个位列世界前15的港口,丹戎帕拉帕斯港和巴生港。马来西亚有潜力成为中国企业选择投资或设立区域总部的目的地。

  南方财经:你曾经屡次提到,希望马来西亚成为中国企业建立其区域总部的目的地。你如何看待当前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投资情况?后续还有怎样相关的计划?

  刘振东: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中国企业正在尝试“走出去”。首先,从长远来看,从整体上而言,中国企业不应该只考虑出口到欧美。我认为对于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有机增长而言,考虑如何让东南亚国家,甚至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变得富裕也是很关键的。如果,东南亚国家在未来10到15年内变得更加富裕,它将会成为全球主要的消费市场。因此,我希望中国企业能够看到东南亚的长远未来,考虑与东南亚国家建立长久联系和长期合作。我认为中国企业应该考虑与马来西亚国内的供货商、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国内的商家建立供应链合作,这样他们就可以深深扎根于东南亚。

  “小而美”项目

  南方财经: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的国家之一。2023年是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的10周年,你如何看待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里中马之间的经济合作?

  刘振东:中国提出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的第壹阶段,开展了许多重大项目。但在去年的会议上,中国更多地强调了“小而美”项目,即与民众生活心心相印的项目。我认为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的下一阶段,务必真正考量到“小而美”,连接人民、连接心灵。我期待能看到,中国会有更多关于马来西亚经济的研究,而马来西亚也有更多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甚至不只是经济,还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我认为中马两国之间建立更深入的领会和联系极为重要。未来几十年,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将不仅关于基础设施项目,还有关于连接人民心灵的“小而美”项目等内容。

  找到更多服务领域的合作匹配点

  南方财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实施了两年多,您认为它的结果和影响如何?未来,它将对中马经济合作发生什么影响?

  刘振东:RCEP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伟大的合作。我们认为RCEP将为所有国家,包含中国和其它参与者造成更多的利益。展望未来,由于中国经济非常强大,并且制造能力也非常强大,我国的技术几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马来西亚而言,挑战在于马来西亚的经济规模较小。如果中国经济每年增长5%,那么中国每年将生产相当于两个马来西亚的经济规模。但在服务领域方面,我们也有许多可提供的服务。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加强服务业的增长,不仅仅专注于制造业。在未来几年,我坚信中国经济在服务领域将取得更大的增长。我们将能够找到更好的合作匹配点。

  中国技术,马来西亚落地应用

  南方财经:对于中国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你如何理解?你认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将如何为两国的合作造成机遇?

  刘振东: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改善人们的生活。绿色转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正在用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让他们不仅是用电还更多地依赖 太阳能 ,让更多人使用电动汽车而不是内燃机汽车。发展应该为普通人造成好处,投资应该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人们过上更有意义、更健康的生活。

  当讨论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合作时,我们将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确保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将会为马来西亚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与马来西亚的民众、企业一起建立更好的合作。中马合作不仅是政府之间的合作,还有企业之间的合作。这其实不简单,企业往往以盈利作为优先的考量,但政府方面则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创造一个更好、更健康、更绿色的社会。

  南方财经:在绿色发展和 数字经济 这些新兴领域中,你认为马来西亚与中国将如何开展合作?

  刘振东:中国经济在绿色转型方面发展迅速,我国的 太阳能 、通信技术、电动汽车等技术都特别发达。如今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在马来西亚落地这些技术。即从中国引进技术,到马来西亚落地应用,我们希望在制造、服务还有研发等方面达成合作。当涉及对马来西亚的投资时,我们希望中国企业将马来西亚视为一个全球区域性总部,将马来西亚视为一个可以共同建设全球业务的地方,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我们讨论得越多,就越能够找到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与大湾区金融机构合作增进跨国货币交易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是我 国创新发展的高地,你对大湾区的前景有何看法?大湾区未来与马来西亚之间可能建立怎样的合作?

  刘振东: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级湾区经济体之一。从长远来看,我希望马来西亚经济与中国经济之间的联系会更加密切,更加多元化。

  首先,我希望看到马来西亚或吉隆坡证交所与深圳证交所之间建立更加深入的关系。我此次的访问行程中,包含了对深圳证交所的访问,希望传递一个明确的渴望合作的信号,即在将来的几年,双方的人员可以交易对方的股票。虽然这其实不是易事,可是有可能实现。我还希望大湾区的金融机构,包含保险公司、银行与马来西亚的银行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以增进更多其它产业的合作。

  马来西亚的最高元首易卜拉欣,谈到了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我在2024年博鳌论坛上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如何更多地用人民币和马来西亚林吉特来进行贸易,即便现今很多企业还是更愿意以美元进行贸易。深圳、香港和大湾区其它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将会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寻找使用人民币和林吉特进行贸易的要领,并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

  另外,我们还希望在公司与公司之间建立更多的研发合作。大湾区有可靠的技术中心,好比在医学研究、生物医药等技术方面,我们还有许多机会可以共同努力。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6【达沃斯论坛】中方谈夏季达沃斯论坛 - 愿与各国一道推动世界经济这艘巨轮驶入广阔蓝海
2024-6-26【民营企业】国务院报告再提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 防范趋利性执法司法
2024-6-26【达沃斯论坛】夏季达沃斯拉开大幕 -开辟未来经济发展的广阔蓝海-
2024-6-26【经济发展】国务院报告明确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点工作
2024-6-25【跨国公司】达沃斯现场 - 夏季达沃斯拉开大幕 -开辟未来经济发展的广阔蓝海-
2024-6-25【经济发展】李强出席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2024-6-25【世界经济】凝聚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 - ——写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开幕之际
2024-6-23【县域经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东莞举行 - 专家热议新时期县域经济
2024-6-22【邮轮经济】陈灏 - 创建中国式邮轮体系,助力南沙邮轮经济发展
2024-6-20【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发展如何-破局-?程承旗建议 - 创建全国统一的低空时空标准
 ● 相关资讯专题
达沃斯论坛】  【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  【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  【国务院】  【开辟未来经济发展的广阔蓝海】  【人工智能】  【英伟达】  【跨国公司】  【开幕式】  【全球经济】  【县域经济】  【邮轮经济】  【邮轮产业】  【低空经济】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