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公募降费降薪后状况如何?提倡-节衣缩食- 基金经理开始反思
【基金经理】公募降费降薪后状况如何?提倡-节衣缩食- 基金经理开始反思
浏览次数:【584】  发布日期:2024-6-7 10:58:3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 【基金公司】 【节衣缩食
 

  自去年7月公募降费大幕正式拉开以来,基金行业从降低主动权益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到降低交易佣金费率,再到规范基金销售环节收费等,可以说,公募一直处在降费的路上。公募降费意义深远,影响着每一个参与者,基金行业的工作方式甚至是行业价值观都迎来了深刻的重塑。那么,在降费实行后经营压力增大的环境下,公募基金行业如今的状况如何?

  当前,降本增效已成为各家公募基金公司内部的高频词汇。作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基金经理也被降薪、限薪或陷入业绩亏损而苦恼。对于大多数基金经理而言,在市场波动和降薪等多重原因影响下,反而倒逼他们认真审视投资的意义。

  “接着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思考,专注于投资,放弃浮躁回归平静。”这句话已经成为很多基金经理的共同心声。在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公募基金经历阵痛之际,能够及时袒露问题并及早处理问题,一定会有力推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降本增效成行业高频词

  小到差旅报销,大到上百万元的合约,现在似乎每一家公募机构都开始提倡“节衣缩食”。

  华北一家基金公司品牌责任人谈到,今年公司管理层第壹次谈到了涉及多部门间的工作是否有重复性劳动之嫌,让她意识到降本增效的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影响行业的每一个人。

  在这背后,则是降费潮下,行业发展进入阵痛期逐渐成为共识。据初步估算,以最新规模数据统计,近10家公募机构的管理费收入预计比2023年底减少5亿元以上,30家左右机构管理费收入减少1亿元以上。若不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基金公司盈亏平衡线将明显提高,也就意味着,很多主打主动权益基金的企业净收入或出现腰斩甚至由盈转亏的可能。

  多家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往年三四月份发年终奖,今年仍未发。”华东某中部公募人士则对记者表示,该公司去年发放的2022年年终奖较往年降了20%,因此对今年发放的年终奖其实不作太高期待。

  招聘方面,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公募基金表示,岗位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有离职空缺,一般很少放出新职位。

  上述华东公募人士称,今年没有开启大面积招聘,往年3月份进入各大学校春招,但今年还没有进学校。但社招方面,该公司旗下覆盖的个别行业仍有岗位在招人。“传统投研不会招聘, 人工智能 方面等创新业务仍在招人。”该公募人士表示,人事变动方面,截直到今天年3月底,该公司投研岗位近一年大约优化了10%的职工,“大部分是业绩问题,还有一部分自愿离职,或为了去更大的平台”。

  该公募人士介绍,中后台部门的职工,如果考评不及格,好比C或D级别,往年的话都能继续留用或换部门,但2023年年终考评假如是末尾,就得被优化。“在考核标准趋严的情景下,大伙都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该公募基金人士称,“某同事家里比较远,因此通勤需要坐一个多钟头的地铁,以前每天下班是部门走得最早的,最近每天也都七八点才回家。”

  另外,降本增效的思路还倒逼公司提升效率。华南地区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出差前,公司高管特别交代,今年公司预算有限,每笔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一次出差能解决的事,尽量不要出差第贰次。

  多位公募人士表示,往常基金经理或研究员出差,打车是市内通行的常态,但这两年打车费也开始限额。另外,差旅中的住宿费也被压缩,举例而言,某华东公募基金负责渠道的职工,往返上海和吉林选择单日来回。“早晨6点的航班,凌晨3点多起床,当天如果把事情忙完,夜晚就坐飞机回上海。”该人士表示。

  基金经理正经历调整期

  降薪已经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普遍预期。不过,薪酬金额限制在多少才是合理,市场却并无共识。

  “我们的薪酬在公司是最低一档,所以谈不上限薪,限薪的人群或指向薪水较高的基金经理和公司高管。”沪上一位基金公司中后台职员向记者解释,基金经理群体目前面临着较大压力。

  “如果对公募基金经理限薪过于严苛,这可能会对绩优基金经理积极性发生较大影响。”一位基金高管对记者直言,卓越的人才团队是基金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作为最为市场化的公募基金行业,只有薪酬与贡献成正比,才能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并留住人才。该高管以管理50亿元规模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为例,若其能够做到年化6%的 利润,则每年为投资者创造3亿元财富增值,为公司造成6000万元管理费收入,如果年薪限制在100万元人民币,这相对于其贡献而言,显然是不够的。

  除了限薪、降薪预期引发的压力,基金经理还面临着业绩压力。华南某中型基金公司对记者表示:“自从公募基金降费以来,公司也启动了降本增效,在业绩和裁员的压力下,我们公司的一名权益总监明显有点焦虑,原本他就我们时常加班,现在几乎每天夜晚都看报告。”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投研团队中,个别不看好的赛道的研究团队已经被优化,集中力量和资源去做公司看好的赛道。

  整体来看,基金经理当前都在经历调整期的阵痛。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对记者说,市场上有3000多位基金经理,能够我们时常被市场关注的基金经理仅有百余人,大多数基金经理不被市场所关注。很多基金经理曾向记者透露所承担的压力,他们表示,尽管为投资倾注了全部时间和心血,却也很难保证产品业绩正收益。

  除了担忧业绩,基金经理还在乎规模,业绩和规模是基金经理自认为实现职业价值的重要参考。记者了解到,有出道不足3年、投资框架其实不完善的基金经理很早就走入聚光灯下,缔造人设,追求规模增长。不过,业绩的滑落很快就给其当头一棒,可谓是昙花一现。

  也有基金经理在压力面前,打算选择离职。该基金经理成名于3年前,是百亿规模基金经理之一,尽管其今年取得不错业绩,可是基金净值历史最高点停留在3年前,多数产品持有人账户仍处于亏损状态,大起大落的业绩曲线引发较多投资者投诉。不过,其管理产品近2年总体相对收益还可以排到市场前列。

  对于大多数基金经理而言,则是默默无闻地专注于投资。一位年轻的基金经理此前向记者表示,自己并未赶上公募行业高速发展的红利,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反而将自己较大比例收入投放到基金产品中,心情随着市场波动而变得浮躁。市场波动造成个人资产缩水,同时还要面临行业进入阵痛周期的焦虑。但近期他又表示,已经释然,感谢市场波动让他能够认真审视投资的意义。接着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思考,专注于投资,放弃浮躁,回归平静。

  是挑战亦是机遇

  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并未因当下遇到的困难而止步不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财富管理行业仍在蓬勃发展,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历史性第壹次迈过30万亿元大关,居民金融资产配置需求仍在日益增长。

  沪上一位小型公募高管表示,主动权益基金降费直接将公司的盈亏平衡线提高了一个级别,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刚刚实现盈亏平衡,现在又要面临亏损境况。近年来,公募行业发展明显承压,小型机构要想“活下去”,愈发艰难。

  “当下公募基金迎来的变革对大多数公司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华南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公司今年重新梳理了任务目标和战略举措,对整个投研团队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在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的同时,也淘汰了一点考核不达标的投研人员。

  此前,在行业蓬勃发展、激流勇进之际,销量、规模、业绩往往最被关注,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被忽视。到了当下,公募基金新发遇冷,主动权益基金普遍陷入亏损,基金经理能力圈有限、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策略趋同等一大堆问题显露在整个行业面前。

  在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处理问题,一定会有力推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从记者调查来看,为应对基金降费、减少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基金公司通过补强业务突围短板、加强创新产品开发、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丰富投资服务内容等多种方式,弥补降费引发的经营缺口,维持盈利能力。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政企合作基金公司原董事长周成跃被开除党籍
2024-6-28【国联安基金】这家千亿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
2024-6-27【基金经理】都是降薪惹的祸?年内159名基金经理离任 - 创近9年同期最高
2024-6-27【基金公司】公募圈调查 - 薪资-超过290万元的部分要退回-?员工调侃降薪后每天只吃两顿饭
2024-6-27【基金公司】降至0元!公募密集调整个股估值
2024-6-26【公募基金】公募-退薪-风波再起,真相如何?
2024-6-26【交易佣金】公募降佣7月1日执行倒计时!协议重签中 - 出了问题找总经理与合规负责人
2024-6-25【基金公司】基金管理人应全力提高避雷技术
2024-6-25【基金公司】30万亿元公募的困局与突破
2024-6-24【发起式基金】今年来发起式基金多达169只 - 市场真给发起式机会吗?发行后持营仍难解
 ● 相关资讯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纪委】  【周成跃】  【董事长】  【基金公司】  【国联安基金】  【总经理】  【副总经理】  【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  【超过290万元的部分要退回】  【普利制药】  【汇添富基金】  【净利润】  【易方达基金】  【交易佣金】  【负责人】  【基金管理人】  【成分股】  【上市公司】  【投资者】  【发起式基金】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