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理想汽车-后悔-? 裁员一个月后-召回-
【理想汽车】理想汽车-后悔-? 裁员一个月后-召回-
浏览次数:【439】  发布日期:2024-6-7 12:32:09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理想汽车
 


K图 LI_0


K图 02015_0

  不久前,理想汽车在进行了大规模裁员仅30天后,开始召回部分被裁的关键岗位员工,被很多网友戏称为“裁员裁到大动脉”。

  有媒体透露称,因此前的大裁员影响到产品测试开发,已经有部分研发人员接到通知被召回公司,然而这些被召回的员工将不再享有之前协商的赔偿金。他们的合约将直接延续,无须再次经历试用期等繁琐流程。目前尚不清楚召回规模和各部门比例。

  经济学家余丰慧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理想汽车近期遭遇了一系列挑战。此次召回关键岗位员工的表现,可能是为了应对包含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产品策略的调整。通过调整内部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资料显示,通过调整,理想汽车从一季度纯电车型MEGA上市成绩欠安的阴霾中逐步走出,5月交付新车35020辆,同比增长23.8%。

  就上述情况,记者联系理想汽车官方,截至发稿时,理想汽车官方暂未置评。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记者表示:理想汽车此举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一些影响:例如员工士气和信任度可能受损,影响团队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公司形象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影响招聘和品牌声誉;另外,如果处理不妥,可能面临劳动争议和法律诉讼。

  针对该情况,他建议,企业应该透明沟通,向员工解释召回的原因和目的,于此同时,考虑员工感受,提供适当的补偿或激励措施,以重建信任。另外,还需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处理过程合法合规。

  为“激进”买单

  此前,有报道显示,理想汽车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预计涉及员工人数超过5600人。其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优化超过400人,招聘部门从之前的200多人缩减至40至50人,智驾团队会缩减到1000人以内。

  一位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部门员工表示,本轮裁员对内部研发测试部门影响极大,开发几乎停滞,测试仅靠少量低成本外部团队协助。

  有业内人士认为,理想汽车此前的人力储蓄是根据最初预估的80万辆销量目标设定,而当前正在推行的裁员举措是在为这一激进的扩张目标“买单”。

  记者了解到,2024年原本是理想的纯电大年。根据其去年年底的规划,今年3月发布MEGA,下半年发布3款纯电SUV。其中,M9、M8将在今年年内量产,M7预计在2025年一季度量产。到年底,理想汽车将有4款增程电动和4款高压纯电车型在售。

  然而理想汽车首款纯电MEGA的“失利”打乱了理想汽车的规划。记者了解到,这款产品曾被寄予厚望。理想汽车多名高管曾数次宣称MEGA要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销量第壹名,因此这款车也成为理想汽车今年80万辆销量目标的重要支撑。不过MEGA一上市就因外形被攻击,市场的反映和销量都不达预期。

  由此,理想汽车也启动了一系列动荡。

  3 月 21 日,理想汽车总裁李想在内部信中写道,理想误判了纯电战略节奏,错误地把 MEGA 的 “从 0 到 1” 阶段(商业验证期)当成了 “从 1 到 10” 阶段(高速发展期)进行经营。

  与之而来的是李想取消了纯电车型的发布计划。理想汽车也不得不将销量预期从80万辆下调至56万—64万辆。

  李想表示,理想汽车并没有因为短时间的销量波动而失去信心。相反,这是公司在经历市场洗礼后,对竞争环境和自身实力进行冷静评估的结果,单纯的销量数字其实其实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因此,理想汽车应放下之前设定过于激进的销量目标,转而更加重视提升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

  记者了解到,此前,为了支撑80万辆的销量目标,理想汽车原计划将门店数量从去年的467家扩充至800家,进行了大量人员的招聘、店面改造、建设新店面等工作。有理想汽车员工表示,在这一轮调整中,门店扩张计划快速收缩,部分店面停止改造,一些新建设的店面也停止了装修。

  组织架构“大动刀”

  其实,经历了挫折之后,理想汽车正在不断进行调整。

  4月3日,理想汽车发布内部全员公告宣布对现行的矩阵型组织进行升级。此次组织变动主要聚焦在理想汽车的总裁办公室,从原有涵盖品牌部、产品部、商业部、战略部、供应部的部门更改为“产品与战略群组”。

  改名后的产品与战略群组,下设“产品线”部门和“质量运营”部门。在一季度财报会上,李想提到,组织架构调整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建立了一个名为质量运营的新部门,以此“让业务部门真正关注高质量的决策和运营效率,而不是关注流程”。

  目前,理想内部的调整仍在持续。有报道称,业务重心向产品部转移后,理想将零售与交付部门合并,并下设了更细分的岗位。

  有接近理想的人士认为:“这样的调整可能与零售和交付团队之间的摩擦有关,此前,零售和交付团队由于考核指标不同,难免会有摩擦,对零售端的销量发生不利影响。”据其猜想,零售和交付团队合并之后,目标趋于一致,更利于整体的销量增长。

  记者了解到,经历了一系列调整,理想汽车的销量整体有所改善。数据显示,理想汽车,5 月交付 35020 辆,创今年新高,且同环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 23.85% 和 35.8%;年累计交付量达到 14.12 万辆,同比增长 32.54%。

  不过这得益于价格低于25万元的梦 想L6。有数据显示,理想L6在5 月 5 日累计订单超4.1 万辆,5 月 31 日第 2 万辆理想 L6 正式下线,订单火爆加上产能快速爬坡,L6 累计交付突破 1.5 万辆,成功拉动理想汽车交付量攀升。

  有业内人士认为,理想汽车通过不断地纠错和反思显示出企业具有相应的自调整能力,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迅速做出反应,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这种纠错的勇气和决心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一事件也反映出理想汽车在管理和决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在裁员之前,是否充分评估了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和人员配置?是否与员工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解释?这些问题都值得企业深入思考和总结。

  不过有分析指出,“先裁后召”的事情本质是企业对市场缺乏一定的预判能力。在着手对企业进行“瘦身”的同时,又迎来了订单的高峰期。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理想汽车的这场“先裁后召”的事情反映出了当下很多企业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时的困境。在急于“止血”的心理状态下,一些公司往往会采取“一刀切”的裁员策略,但这种做法不仅容易误伤企业的中坚力量,更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的人才根基。

  余丰慧则对记者表示:“理想汽车此举可能会对企业的士气和员工忠诚度发生不良影响,因为员工可能会感到公司不守信用。企业应该与员工进行坦诚地沟通,解释决策的原因和影响,尽可能减少员工的疑虑和误解。”

  他还表示:“裁员后的赔偿金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公司无权单向改变。如果员工被召回公司,而公司不履行之前的协议,员工可以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员工还可以商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柏文喜则认为,裁员后召回员工,且不再提供赔偿金,这在法律和道义上可能存在争议。“员工在面对这种情景时,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包含但不限于合同条款、劳动法规定等。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障自己的权益:与人力资源部门或法律顾问沟通,了解召回的具体原因和条件;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公司的做法符合合同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感到权益受到侵犯,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表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6【并购重组】证监会 - 到今年一季度末 已累计办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股份减持和投资期限-反向挂钩-申请超2000单
2024-6-26【黄河旋风】信披不准确 - 黄河旋风及其责任人被警示
2024-6-26【人工智能】寻找-中国AI合伙人-?一季度业绩销量齐下滑,苹果本地化AI短板待补齐
2024-6-26【理想汽车】竞争靠裁员还是靠加班 - 后者哪怕好笑正在崛起
2024-6-25【吉贝尔】吉贝尔 - 一季度拟每10股派2.6元 强化股东回报与企业发展并重
2024-6-23【普利制药】-减肥神药-概念股或因年报-难产-戴-帽- 兴银基金4只产品一季度逆势加仓
2024-6-22【水井坊】总经理招聘没进展?一季度增速趋缓去库存压力大?水井坊回应
2024-6-20【外国人】这座全球知名城市长期-欢迎中国- 今年一季度吸引近29万中国过夜游客
2024-6-20【景区板块】交通运输部部署进一步加强旅游包车客运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
2024-6-20【保监局】一季度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新增保单费再创新高 - 保监局提示避免与无牌人士交易
 ● 相关资讯专题
并购重组】  【私募股权】  【投资期限】  【市场监管】  【反向挂钩】  【证监会】  【创投基金】  【黄河旋风】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2023】  【一季度报告】  【责任人】  【三季度报告】  【人工智能】  【世界经济】  【理想汽车】  【宁德时代】  【吉贝尔】  【利润分配】  【投资者】  【普利制药】  【年度报告】  【兴银基金】  【水井坊】  【老白干酒】  【舍得酒业】  【总经理】  【外国人】  【Janssen】  【景区板块】  【中信证券】  【保监局】  【郭家华】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