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速10.8% - 多业态争夺下走向何处?
【便利店】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速10.8% - 多业态争夺下走向何处?
浏览次数:【361】  发布日期:2024-6-9 16:15:37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便利店】 【销售额
 

  中国便利店行业在数年之中实现了规模的增长。根据6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与毕马威中国联合发布的《2024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2023年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32.1万家。而在2019年,全国便利店门店数量为13.2万家。在更早前的2015年,为9.1万家。

  就2023年而言,根据《2024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金额424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为10.8%,近9年间便利店销售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7.4%。便利店门店规模同比增长7%。

  百联咨询开创人庄帅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23年便利店行业整体稳中求进,即在坚守区域发展的条件上稳步扩张,同时,在供应链体系上进一步夯实。另外,便利店行业正面临着来自线上、折扣店、会员仓储店等业态的竞争。当然,便利店本身也在加速与美团外卖、饿了么、京东等即时零售平台的融合。”

  行业快速增长

  近年来,便利店业态的切实需求发生了很多变化,艾媒咨询总裁张毅向记者指出:“从消费需求的视角来看,消费市场显现快速恢复的态势,便利店作为消费领域最常见的业态之一,在满足日常需求和应急购物方面都显示出其巨大的存在感。另外,在下沉市场,三四五线城市甚至县城、乡镇,便利店的切实需求都在明显增加。某种意义上来讲,下沉市场便利店的增加是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体现。”

  除此之外,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洪涛指出,行业马太效应明显,集中度高。TOP100里面前5名企业拥有95799家门店,占名单总店数的52.5%;前10名企业有115741家店,占总数的63.5%;新兴市场增速较快,新疆、吉林、安徽、贵州、广西五地总部企业门店数以20%以上的速度在发展;三四五线城市是便利店未来布局的关键,在TOP100中,新增的门店里有60%以上是开设在三四五线城市。

  其实,近几年便利店的规模有了巨大的增长。根据《2024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2023年全国便利店门店数量达到32万家;而在2015年,全国便利店门店数量为9.1万家;在2019年,全国便利店门店数量为13.2万家。可以看到,2015年直到今天、2019年直到今天,全国便利店门店数量都出现了极为迅速的增长。

  张毅认为:“便利店行业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创新和技术零售业态的兴起。技术创新对于店铺扩张是有提升的,同时,外资品牌(好比罗森)都会构建完善的零售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顾客体验,使门店的销售范围提高了很多倍,现在便利店的主要服务范畴是周围三公里。二是源于疫情的影响。近三年消费者对位于市区范畴内便利店的切实需求激增。三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便利店家要是因为城市化或社区聚集而出现的,因此便利店的下沉趋势特别明显,在三四五线城市甚至县城的发展势头强劲,持续加密的门店更是从城市中心向周围郊区和独立社区扩展。”

  行业格局生变

  记者了解到,在2023中国便利店TOP100中,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8个本土品牌和2个外资便利店品牌。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美宜佳、易捷和昆仑好客,分别拥有门店数33848、28633和19780个,2个外资便利店品牌分别是罗森和7-Eleven,分别拥有门店数6330、3906个。

  在本土便利店和外资便利店的优劣势上,张毅认为:“本土和外资品牌各有优劣。外资品牌早期在华品牌像7-Eleven、罗森、全家等以广州、深圳、上海这些地方为主,逐步向全国扩散。外资品牌当前的主要集中地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聚焦在广州、上海、北京和这些地方周围的大城市。外资品牌在管理经验、管理能力、管理创新、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劣势在于,外资品牌在过去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已经日趋平稳。在现今的市场竞争中,已经不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张毅认为,相对来说,本土品牌扎根在中国本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于人才的吸引,本土品牌(好比美宜佳)在国内市场深耕得比较深,品牌认知度、门店数也相当高,而且美宜佳的门店能够兼顾城市中心、社区、车站、郊区店等地,有比较好的适应当地市场的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本土品牌在整体的购物体验、服务能力和管理经验都与外资品牌有相应的差距,在盈利能力、盈利效率和国际化经验上的差距更大。

  记者了解到,2023年中国便利店TOP100中,全家门店数量为2707个,排名跌出前十。而在2021年、2022年,全家分别以2902、2666个店数量位列第8位、第10位。而2021年至2023年,罗森门店数量从4466个增长至6330个;7-Eleven门店数量从2893个增长至3906个。可以发现,除了排名下滑之外,在门店数量的增速上对照剩余的外资头部便利店品牌罗森、7-Eleven都要慢。

  对此,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认为:“全家便利我国的高层人员动荡较大,更深条理的原因在于,拿到全家便利在中国授权的企业与日本全家便利之间,因授权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合作上的不明确的地方,这造成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缓慢。”

  便利店业态发展面临挑战

  《2024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便利店市场发展持续向好,中国便利店渗透率稳步上行。2023年,全球范围内便利店市场规模为11337亿美元,较2022年上升11.7%。在渗透率方面,2023年中国便利店覆盖人数为4441人/店,比2022年的数据(4751人/店)相比,便利店网络覆盖增长势头明显。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的机遇,文志宏表示:“中国便利店数量目前是32万家,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另外,虽然行业已经形成了像美宜佳、易捷等头部企业,但便利店连锁企业的全国市场布局还没有完成,许多便利店品牌只是区域化发展。还有机会出现更大规模体量的便利连锁品牌。”

  这时,便利店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定挑战。“便利店业态在我国的挑战除了行业自身的竞争之外,还面临着来自跨界的企业或是替代性业务的竞争,好比电商直播、外卖和其它一些零售业态,又好比折扣超市、零食量贩店甚至药店。同时,餐饮包含快餐连锁的快速发展,也会对于便利店中的鲜食部分的发展发生影响。另外,即时零售除了涵盖便利店,还涵盖了传统商超等业态,这也对便利店业态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文志宏认为。

  罗森中国总裁三宅示修也指出,罗森的客流量和每单内的件数都在增长,但客单价却在下降。销售金额的下降更多是受社区住宅周围的竞争、诸如抖音的平台促销、外卖分流、零食折扣量贩店等原因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面对折扣店的价钱优势对便利店引发的冲击,超四成品牌表示会加大力度开发自有品牌。

  折扣店兴起之下,便利店业态该如何应对?山西金虎便利总经理助理徐萌认为:“折扣店有两种。一种是真折扣,真的是所有东西都便宜,但毛利不高,他们的销售金额要是我们的3倍,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另一种是假折扣,他会拿一些跟我们类似的商品,把价格打得很便宜,但他卖的其它东西不真,顾客可能经过一段时期之后也会慢慢发现。我们要想清楚到底做什么人的生意,任何一个商业业态不会把所有人的生意都做。只针对要做的客群,锁定客层,做好这个客层的服务。”

  每日每夜总经理张磊则认为,便利店可以将鲜食部分做好。“折扣店毛利率有限,如果便利店毛利率(和折扣店一样),那么利润就没有了。折扣店的模式是找一部分标品,把价格打下来,另外有一些零装零食,用这些产品的毛利部分去补标品的不同。折扣店没有鲜食柜,便利店要和折扣店抗衡,不是去打价格战,而是可以把鲜食部分做好。”张磊表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欧舒丹】欧舒丹去年中国销售额近25亿 市场下沉瞄准-县城贵妇-
2024-6-28【销售额】广东房企综合竞争力报告出炉!前20房企仅1家为-过江龙-
2024-6-24【会稽山】会稽山跳水跌停 - 公司称气泡黄酒单品销售额占比较小
2024-6-21【新零售】盒马NB奥莱折扣店大举扩张,6万加盟费试水新零售加盟市场
2024-6-21【优然牧业】自有品牌会是优然牧业的新出路吗?
2024-6-21【余汉军】-95后-电商新农人余汉军 - 今年将圆梦销售额超亿元
2024-6-21【会稽山】三天千万销售额换来股价两连板 黄酒-老字号-会稽山靠气泡酒-破圈- 能持续吗?
2024-6-21【618】-6·18-大促火线战报 电商累计销售额超7000亿
2024-6-20【中国中免】5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骤减近四成 - 中免股价跌至五年来最低
2024-6-20【中国中免】5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骤减近四成 - 中免股价跌至历史最低
 ● 相关资讯专题
欧舒丹】  【销售额】  【县城贵妇】  【2023】  【竞争力】  【过江龙】  【会稽山】  【新零售】  【优然牧业】  【液态奶】  【自有品牌】  【执行董事】  【原料奶】  【余汉军】  【直播带货】  【新农人】  【95后】  【年轻人】  【老字号】  【618】  【数字人】  【6·18】  【累计销售】  【中国中免】  【离岛免税】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