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城市眼健康 - 广州排第一
【城市】城市眼健康 - 广州排第一
浏览次数:【160】  发布日期:2024-7-3 4:00:54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研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通讯员邰梦云、唐艳丽、王伟

  目前,全国首创的《中国城市眼健康指数》公布项目成立一年以来最新研究成果。首份报告以广东为试点省份,公布了广东21地市的眼健康指数,均在中等以上水平。其中广州、珠海、深圳位居前三,广州11区中,越秀、天河、黄埔领跑。

  这份报告是怎样出炉的?广州以何优势位列榜首?如何借助 大数据人工智能 手段为城市眼健康精准把脉?连日来,记者深入走访项目牵头单位、学校、广州城市建筑等场所,解读首份城市眼健康指数出炉背后的故事。

  数据:

  广东21地市眼健康指数均属中等以上水平

  如何以 大数据 方式去解读一座城市的眼健康水平?去年6月, 广州市 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中国城市眼健康指数》研究项目,启动了我国第壹次基于城市标准的国民眼健康状况研究及评估工作。

  过去一年,项目研究组调研了全国37个城市,搜集了342万青少年屈光数据、约100万眼科手术数据和多家眼科医疗机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囊括了青少年近视、白内障等30余种眼病,并联合相关机构部门进行体系完善和数据校验。

  “在数据的收集和比对进程中,我们发现广东的信息化水平较高,获得的数据维度和质量均较好,广州本身在医疗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也比较先进,因此首份报告选择了以广东21地市和 广州市 11个区为试点,出炉了相关城市眼健康指数的解读报告。”项目责任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说。

  广东21地市眼健康指数的城市指数值均大于60分,属中等以上水平。每个城市均有其相应特点,好比广州眼科医疗资源丰富,是 广东省 可挂号眼科医师最多的城市,社会建筑设计和环境气候也对眼健康比较友好。紧邻其后的 珠海市 ,人均眼科医师数量多(40.9名/百万人口,全省平均为24.6)、人均公园活动面积大(22.3m2 ,全省平均为17.9)。深圳特点为人均眼科医师数量多(41.7名/百万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低(3.2%,全省平均为10.1%)。

  发现:

  学校绿地可能比住宅社区内的绿地更重要

  城市眼健康指数包含环境气候、社会建筑、医疗服务和眼病防治四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在12个二级指标中,除了大众比较关注的眼科医师、机构等医疗因素,还重点关注了非医疗因素,例如空气质量、植被指数、公园面积、经济发展水平、环境采光度等和户外活动和锻炼等生活模式等原因。

  “眼睛是最直接跟环境交互的身体器官,人类83%外界信息通过眼睛获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样也可以反映在我们的眼健康上。”林浩添介绍,这些因素的并入,与我们近年来眼科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心心相印。

  从2002年开始,中山眼科中心就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大样本的5~15岁青少年近视流行病学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儿童每天增加40分钟户外活动,三年可降低近视病发率9.1%,这一研究成果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近视防控指南,并被国家卫生健康委采用,成为我国制定“十三五”期间眼健康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除了生活方式的研究,学校环境、生活场所也并入眼健康的研究范畴中。从2016年到2019年,林浩添团队牵头,基于中山大学交叉创新平台,联合国内外20家医疗领域、遥感领域及智能图像分析领域科研机构,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的光学遥感卫星“高分二号”,第壹次从循证医学角度明确了校园绿化袒露水平与学龄儿童近视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学校范围内每提高0.1个单位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减缓3.6%的学校近视患病率增长;当校园NDVI普遍在0.3以上时,每年近视总体患病率将减少4.0%。

  除绿化外,建筑环境也是城市儿童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团队对深圳、东莞、南京等地共187所小学的25万余名学生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学校周围建筑密度、学校内容积率与近视发生和进展都有关联。

  “这些研究提醒,学校绿地可能比住宅社区内的绿地更重要。对于群体性近视干预,除了从社会层面一起努力增加同学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也提供了城市建筑环境方面的新思路,例如采取限制学校周围建筑密集水平和营造眼舒适的校园环境等行径。”林浩添表示。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的综合防控努力下,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明显下降:2018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3.6%,到2022年降低至51.9%。

  举措:

  广州将探索逐步扩大社区眼病筛查覆盖面

  其实,近年来,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眼病筛查防治等方面,广州作出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最近, 广州市 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105号建议答复的函》,对林浩添等市人大代表在今年市两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案进行了回复。

  “广州以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等为抓手,推进眼病等防治工作关口前移。”市卫生健康委表示。另外,广州积极开展眼底疾病联合筛查,目前白云区、黄埔区等正试点开展眼底筛查工作。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筛查方面,从2019年起,开展覆盖全市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工作,每年监测学生约3万人,并及时将结果及建议反馈给学生及家长。

  接着,广州将探索逐步扩大社区眼病筛查覆盖面,总结白云区、黄埔区眼底筛查试点情况、三级眼病筛查模式的优缺点,探索开展基于数字智能技术的“居家自筛-社区筛查-医院转诊”的三级眼病筛查新模式。

  “我们将用好《中国城市眼健康指数》动态监测、评价数据,提出、优化现有眼病防治政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继续推进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健康街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增设公共体育设施,改善社会公众用眼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广州在社会建筑、医疗服务和眼病防治方面表现突出

  在首份出炉的报告中,广州为何位列21地市的榜首呢?

  据介绍,广州在社会建筑、医疗服务和眼病防治这三个指标的得分优势十分突出:目前,广州具有全广东最好的医疗资源,据 广东省 卫生健康委2022年的统计数据, 广州市 有41家三甲医院,占全省的1/4;广州是全省拥有最多眼科医师的城市,对眼健康的保障强而有力。而在社会建筑上,从各项细分指标来看,广州在城市绿化、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中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综合指标的考量中,我们关注了广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口密度、老龄化率、人均生产总值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人工智能 研发部副研究员林铎儒介绍,广州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和集聚的医疗资源,这些优势条件可以造成更多元化、从预防到治疗的系统性眼科医疗服务。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出版的《将健康并入城市和地区规划》明确提出,将白内障等眼病列入城市建设的关键指标之一,从广州的综合数据中看到,在每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手术率中,广州的分值得分最高,约为536人。“白内障是致盲性眼疾,对居民的生活品质影响很大,这一致盲眼疾具有可逆性,规范的手术治疗可以助推患者复明,大大提升生活品质。”

  报告同样出炉了广州11个区的细分评估结果,林铎儒介绍,区级评估体系与地市的评估体系会略有不同。越秀、天河、黄埔分列前三,其中越秀区更是获得了90分以上的高分。

  “从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越秀区的医疗集聚资源优势明显。另外,越秀区有一项很亮眼的指标,那就是每万人口的公园广场设施数为4.9个,在各区中位列第壹。”林铎儒表示,从城市规划层面,公园等公共场所设施的缔造,让城市更宜居的同时,也有益于户外活动的开展和视觉健康。

  眼睛是一个小小的器官,我们希望从这一小小的器官作为前哨器官入手,先行先试,构建起能够对标国际前沿、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眼健康水平评价体系,实现基于 大数据人工智能 技术客观刻画中国城市眼健康画像的突破,为政府开展眼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提供有益的经验,也为多视角、多维度、多环节、多渠道推动城市发展贡献力量,增进社会层面对眼健康、整体大健康理念的更新。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3【原料药】罚没近18亿!一份报告揭医药领域垄断黑幕
2024-6-23【原料药】中新健康 - 罚没近18亿!一份报告,揭医药领域垄断黑幕
 ● 相关资讯专题
原料药】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