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4月M1同比增速罕见为负 - 背后真相是?
【第三方支付】4月M1同比增速罕见为负 - 背后真相是?
浏览次数:【274】  发布日期:2024-6-14 13:48:20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第三方支付】 【活期存款
 

  4月M1同比增速为负,引起近期市场广泛讨论。

  业内专家表示,M1真实的本质特征是直接可用于支付的金融工具,其统计口径会受到金融创新和监管变化影响,反映当期经济运行景气水平的能力也会出现变化。另外,M1同比增速下行受多项原因影响,随着财政支动身力与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M1同比增速将开脱负增长区间,有所反弹。

  据统计,本轮M1同比增速大约在2022年第叁季度见顶,目前已经下行了超过1年。M1同比增速从2022年第叁季度末的6.4%下降到2024年4月末的-1.4%,已累计下行7.8个百分点。

  “市场通常认为M1是当期经济活动的反映,但从M1下行以来,以PMI为代表的经济活动指标并未出现大幅下行。” 中金公司 分析师周彭说,与历史上五轮M1趋势下行进程中的PMI表现相比,本轮M1下行进程中PMI走势其实不算弱。

  而在 浙商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看来,与海外相比,我国M1统计口径实际较窄,其中最关键的是个人活期储蓄并未并入M1进行统计。M1口径变更和口径不同均会对数据特征造成较大改变,不宜直接进行横向对照。

  尤其是从M1本质特征看,中国可能存在一些具备M1属性,但尚没有并入M1统计的金融工具。

  “从M1本质特征(直接可用于支付)的视角看,没有并入M1统计的金融工具可能主要包含三类:一是居民活期存款,二是部分理财类的金融产品,三是第叁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周彭进一步分析,首先,中国居民活期存款的流动性相较M1统计口径制按时已发生较大变化,目前具备记入M1的潜质。2015年之后央行发布的信贷收入与支出表中,个人存款项下已不再继续使用“储蓄存款”,转而使用定存和活期存款。

  其次,部分非存款类的金融产品已具备了M1的部分特征。例如,一些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产品甚至部分满足M1的定义,还有一些理财产品或货币基金可以随时提取用于支付。考量到存款利率下行、打击存款补息之后的钱财转移,将此类产品并入M1考量范围的必要性在上升。根据IMF货币统计指引,如果非存款类金融工具也具备可直接用于支付的特性,是可以被当作M1对待的。

  再者,第叁方支付的资 金留存也具备一定的M1特征。随着第叁方支付蓬勃发展,居民的一部分资金会直接留存在这些第叁方机构,形成备付金。这部分备付金可以用于大部分场景下的购物而不受限制,很大水平上也可以算作M1。根据央行要求,2019年1月14日后,这部分备付金100%完全存在央行的账户当中,体现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非金融机构存款当中,截至2024年4月已经有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为0.1%。

  结合美国的历史经验和加拿大的现行统计制度,周彭表示,中金提出一个类M1的概念,将各种具备M1特性的钱财加入到狭义货币的统计当中。将M1、居民活期存款、日开现金管理类的理财产品与备付金的规模合计为“M1+”,将M1+与日开的非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合计为“M1++”。

  “从实体部门看,M1+与M1++的增速可能比M1增速更有意义,M1+与M1++的增速处于低位、但没有大幅下滑,说明经济运行偏弱、但仍存在一定韧性。”周彭说。

  展望未来,M1同比增速或有所回升。平安证券分析师刘璐表示,一是观察商品房销售增速何时企稳。历史上看,商品房销售增速和M1增速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基本逻辑是居民购买商品房的进程中,居民储蓄存款直接转化为企业活期存款。另外,地产产业链企稳也能带动上下游行业的景气度改善,进一步带动M1增长。

  二是关注财政发力进展。政府发债并支出以后将形成实体部门的收入与存款,带动M1同比增速回升。今年以来政府债发行进度偏慢,对M1撬动不足。5月以后政府债发行有所提速,未来随着财政进一步发力,预计对M1同比增速有一定提振。

  三是观察出口企业结售汇情况。根据历史规律,出口改善阶段,企业外汇创收同步改善,换汇以后造成的人民币存款规模上升。但2023年10月以来,出口增速回升,银行代客结售汇差额仍处在回落通道,二者表现一定的分化。这一般意味着部分资金推迟结汇,也会拖累M1表现。未来若中美货币政策收敛和我国基本面逐步改善以后,企业结售汇回归常态,也能够带动M1同比增速回升。

  “上半M1增速下行反映了金融业‘挤水分’、房地产下行、财政发力较慢等多项因素,其实不是企业预期单一因素能够解释。尽管5月数据仍会受上述原因影响,但下半年形势将有所改善。” 招商证券 分析师张静静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4【第三方支付】4月M1同比增速罕见为负 - 背后真相是?
 ● 相关资讯专题
第三方支付】  【活期存款】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