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财经分析-数字发展助力金融服务提升质效 行业创新仍需监管-保驾护航-
【数字金融】-财经分析-数字发展助力金融服务提升质效 行业创新仍需监管-保驾护航-
浏览次数:【415】  发布日期:2024-6-21 16:44:5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数字金融】 【金融服务】 【保驾护航
 

  眼下,如何将传统金融创新与数字要素相结合,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在2024 陆家嘴 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数字金融创新是一次广泛深入的系统性变革,需要金融机构系统性推进,久久为功;更需要监管的支持和创新,在控制风险的条件下,统筹安全和发展。

  数字支撑无处不在

  “当前,在 数字经济 框架下,数字金融变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个人认为,数字金融是整个金融发展的条件底座,是发展的重要基石。”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老总张为忠指出,“如何正确利用技术,技术应用怎样在金融更广泛的领域全面铺开,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从时间纵轴来看,由手机端,到 移动支付 ,再到数字信贷都离不开数字金融的支持。再就横轴来看,特别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做业务、做产品、做服务,其背后的数字支撑可谓无处不在。

  “好比‘金融科技’业务,借由数字化手段,银行改写了以往的顾客信用授信模式(原来更多依赖抵押品),即没有资产抵押,也木有财务报表,通过人力团队、专利转化还有 知识产权 的价值评估等数据体系新模型的构建,重构信用体系。”张为忠说,“在普惠金融领域中,国内利用生产数据、经营数据、税务数据、交易数据和负面清单数据,构建了新的模型,来研究客户如何授信、如何定价、如何进行过程管理和跟踪服务,最后如何对客户的生命周期和综合服务进行产品支撑。可以说,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当前 数字经济 的影响已经不容小觑。”

  “数字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有效利用数字资源,通过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而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老总宋曙光看来,“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金融有效的渠道,而数字化转型不仅局限于技术手段,更是金融模式、组织形态的系统性变革。对金融机构而言,想要系统有效推进数字金融创新,首先应充分挖掘 数据要素 价值,实现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的跃升;其次,要运用数字技术、数字思维改革和重塑金融服务的全流程;再者,是加快建立适应技术进步快速创新的体制机制。”

  显然,数据的使用,在内部机理上改变了金融的服务方式和业务流程,也改变了金融的运营方式。

  “数字金融创新,就是用数字技术,让金融模式、金融业态、金融生态发生根本性改变,进而使我们的服务在高效、低成本、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张为忠说。

  发展仍需久久为功

  毫无疑问,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绝非易事。

  站在金融机构的视角,具体应如何落实?

  “从保险机构的视角着手,个人认为,需要把握好‘三个点’,即数字金融发展的原点——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这是我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之一;数字保险创新的关键——优化保险商业模式,用科技提升经营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数字金融治理的难点——平衡好效率与公平,让所有群体能够共享科技造成的美好生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鹏说,“数字金融首先也是金融,务必服务、服从于社会发展,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发展的起点和落脚点。就保险供给侧而言,要施展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为 数字经济 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险保障。好比,创新发展 共享经济 保险、数字资产保险等新业态保险;护航 数字经济 企业的新型风险需求,升级优化企财险、责任险等保险产品;护航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从2019年开始,中国信保就启动实施了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改革,这几年我们也获得了一点成效,走出了一条符合信保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宋曙光介绍称,“在具体实践进程中,我们从数据入手筑牢基础,建立了企业数据中台,快速实现了数据对业务的赋能,通过一系列项目落地,增强了全面的获得感。不仅如此,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政策性、出口型保险机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没有成熟模式可以遵循的情景下,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和公司特色,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改革创新方式——以我为主,以外部咨询为辅,培养了一批架构管理和项目开发人才,在反复探索中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开发模式、演进路径和保障机制。值得强调的是,在数字转型的支撑下(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五年来我们服务小微客户的数量已从7.7万家增长到了17万家,为企业量身定做了APP、单一窗口、电子数据交换等特色服务,数字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帮助一批外贸中小微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逐步做大做强。”

  机遇、挑战相生相伴

  无可否认,创新与挑战往往相生相伴。当前,如何才能在数字金融创新和监管中实现平衡,亦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数字金融框架下,要平衡金融、创新和监管的关系,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张为忠表示,“监管是管控力,能让创新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以保证创新的成本更低,尤其是保证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不能简单地作为卖方,不能挖坑,不能有陷阱,不能过度销售,但如果发生这些问题咋解决?彼时监管规则、监管标准的运行缺一不可,金融机构和监管职能部门只有相向而行,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与会专家表示,监管在鼓励创新、对整体创新持包容态度的同时,也要明确创新的相关准则、标准。有效的监察管理可以为数字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好比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国内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遵循这个标准,既能提效又能增效,还能控险。

  总而言之, 数字经济 的快速发展和数字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层面需要不断地适应、把握 数字经济 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更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8【内蒙古银行】-高端访谈-内蒙古银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访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郭林
2024-6-28【济南大观园】-加强风险防范 暖心金融服务-民生银行济南大观园支行在行动
2024-6-28【长城证券】长城证券 - 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功能支撑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6-28【华夏银行杭州分行】金融赋能-浙-四方 廿九-新-出发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奋力抒写-五篇大文章-
2024-6-28【民生银行广州分行】民生银行广州分行 - 深化适老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2024-6-28【金融服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024-6-28【中金所】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024-6-27【金融服务】深圳市政协-26条-支招金融服务壮大实体经济
2024-6-27【金融服务】市政协-26条-支招金融服务壮大实体经济
2024-6-26【数字技术】爱农强农兴农 - 拼多多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科技小院真人秀
 ● 相关资讯专题
内蒙古银行】  【金融服务】  【济南大观园】  【民生银行】  【长城证券】  【财富管理】  【投资者】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  【五篇大文章】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  【金融发展】  【坚定不移】  【中金所】  【湖南证监局】  【金融监管】  【深圳市】  【实体经济】  【26条】  【市政协】  【数字技术】  【拼多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