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同样闯入决赛,为何17岁中专生火遍全网而15岁初中生无人关注?来听听教育专家的解读
【阿里巴巴】同样闯入决赛,为何17岁中专生火遍全网而15岁初中生无人关注?来听听教育专家的解读
浏览次数:【607】  发布日期:2024-6-22 17:08:46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阿里巴巴】 【熊丙奇】 【中专生
 

  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今日(6月22日)举行。由于17岁的中专生姜萍以预赛第12名的成绩闯入决赛,令本届赛事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往届。姜萍我也成为近期里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人物。

  在教育专家看来,“姜萍”的话题之所以上热搜榜,网友发生共情的一个重要引爆点,是“普职分流”这个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在现实中,中职被视为低人一等、“差生”才接受的教育。“从发展学生个性、兴趣角度说,中专生姜萍的成长经历,对我国学校办学,和教育评价改革,有很强的现实启示意义。”

  决赛闭卷,姜萍决赛表现8月见分晓

  姜萍是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入围决赛的名单中,陪衬姜萍的多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海内外名校的高材生。

  17岁,中专生,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赛成绩第12名……当这些标签贴在姜萍身上,网友惊呼,“一名脚踩缝纫机的中专生,吊打名校数学天才”,姜萍想不火都难。

  姜萍火遍全网,成为近期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网友的态度也出现分化。

  挺姜萍的相信她有数学天赋,秉持对数学的热爱,在名师指点及个人刻苦自学钻研下,才能在预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不过,也有一部分网友对于姜萍的预赛成绩存疑。

  但甭管是相信姜萍有数学天赋的人还是疑问姜萍预赛成绩的人,都急切盼望着能看到姜萍的决赛成绩,以便佐证自己的判断。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为开卷考试,允许查询、参考线上/线下资料。由于今年赛事第壹次向AI开放,组委会允许使用编程软件答题,但禁止与他人讨论、外传赛题和其它一切形式的作弊行为。

  记者了解到,和预赛开卷不同,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形式为线上个人闭卷赛。参赛选手可以选择竞赛窗口期(北京时间6月22日0:00-24:00)内任意连续的8小时作答。考试期间可以有2次小休机会,每次30分钟,小休时间计算在8小时作答时间内。

  阿里巴巴达摩院6月21日发布的决赛通知称,决赛分五个赛道,选手需要选择一个赛道才可以进入答题界面。

  五个赛道分别是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分析与方程、组合与概率和应用与计算数学。

  决赛的独立阅卷组将分赛道阅卷,再交叉复审、核验。

  组委会强调,严禁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要求选手们诚信考试,独立完成所有题目。“如发现违规行为,将被取消评奖资格。”

  本届竞赛决赛的获奖名单将于8月公布。姜萍在决赛中表现咋样,要等到那个时候才能知晓。

  中专身份,是引发全网共情的关键点

  闯入今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选手中,17岁的姜萍年龄其实不是最小。

  排名预赛26名的邓乐言和第172名的朱睿轩,均为上海民办华育中学初三学生。若以六岁入读小学来算,他们的年纪只有15岁。

  然而,14岁、初中学生、闯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这些标签却没有让邓乐言和朱睿轩火遍全网。

  在教育专家看来,“姜萍”的话题之所以上热搜榜,网友发生共情的一个重要引爆点,是“普职分流”这个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在现实中,中职被视为低人一等、“差生”才接受的教育。因此,当学服装设计精湛的中专生姜萍在强手如林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预赛第12名的成绩,令许多人大感意外。

  正因这种反差,让姜萍的故事具有了“爆冷”的强大张力。

  “从发展学生个性、兴趣角度说,中专生姜萍的成长经历,给我国学校办学,和教育评价改革,有很强的现实启示意义。”熊丙奇表示。

  当前,家长普遍存在“普职分流焦虑症”,从而造成中考竞争加剧,进而影响“双减”政策的落实。

  熊丙奇认为,实行普职分流本身并没啥问题。但问题在于,分流变成了分层,普职分流不是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兴趣进行的自主选择,而是按分数进行的“被动选择”。

  “要缓解家长的焦虑,减轻同学的学业压力,前途不是扩大普高招生、提高普职比,而是扩大同学的决策,和关注每个同学的个性、兴趣培养。”熊丙奇建议。

  为缓解普职分流焦虑,各地在推进普职融通,包含建立普高和中职的转学制度,允许普高生和中职生互转。在熊丙奇看来,要让这一转学制度真正增进普职平等发展,需要中职校提高文化课和技能课程的质量,让中职学生拥有“知识+技能”的发展优势。

  姜萍得以在有影响力的数学竞赛中崭露头角,除了她自身的天赋、努力外,还有很偶然地遇到名师的“运气”。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每个同学的天赋、特长都被发现,让偶然变为一定?

  熊丙奇认为,这需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不能再用单一的总分标准、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生。我国中高考主要用考生的所有科目考试总分进行排序、结合同学的志愿进行录取。这属于“总分公平”,但容易忽视同学的个体不同。在“总分评价”模式中,偏科的学生就很吃亏。

  “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恰恰要重视同学的个性、特长培养,这就需要打破总分评价模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或在总分评价模式基础上,探索给偏科人才脱颖而出机会的破例录取制度。”熊丙奇建议说。

  针对“姜萍现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则给出了另一种解读。

  卢晓东撰文指出,大家如此关注姜萍,其实不只是关注一名中专女生,更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生死攸关的创新人才培养问题。

  卢晓东表示,作为人口大国,从智力分布看,我国的数学创新人才理应辈出;我国也是以奥数为特征的数学教育大国,奥数金牌选手的名单很长;相比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数学研究不用复杂和贵重的仪器设备,因此,我国也理应在数学领域为人类作出更多贡献。“然而过去多年,我国大陆地区并没有培养出一名菲尔兹奖获得者,反而邻国日本培养出3名菲尔兹奖得主,越南培养出1名菲尔兹奖得主,2022年韩国也培养出1名菲尔兹奖得主。”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9【阿里巴巴】九成收入来源于移动广告服务 -车来了-母公司闯关港交所
2024-6-27【蔡崇信】蔡崇信 - 出售NBA球队股权!
2024-6-23【阿里巴巴】姜萍,决赛!
2024-6-22【阿里巴巴】同样闯入决赛,为何17岁中专生火遍全网而15岁初中生无人关注?来听听教育专家的解读
2024-6-21【阿里巴巴】-车来了-!这位北大博士创始人却-出局-了
2024-6-19【中专生】对姜萍最好的呵护,是静静关注、切莫捧杀
2024-6-19【公共服务】中专生逆袭折射成才多样选择
2024-6-17【王闰秋】中专生痴迷数学的故事 非要以-破格录取-收尾吗?
2024-6-15【阿里巴巴】邻居向潮新闻讲述-天才少女-姜萍 - 从小懂事,挂吊针还戴耳机学习
2024-6-13【郭百岭】我的愿景是-天下无障-——专访阿里巴巴数据工程师郭百岭 - 无障碍奋进者好故事
 ● 相关资讯专题
阿里巴巴】  【广告服务】  【港交所】  【车来了】  【蔡崇信】  【NBA】  【熊丙奇】  【中专生】  【创始人】  【公共服务】  【王闰秋】  【破格录取】  【天才少女】  【郭百岭】  【无障碍】  【天下无障】  【工程师】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