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解读 - 更好发挥审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独特作用
【审计工作报告】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解读 - 更好发挥审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独特作用
浏览次数:【145】  发布日期:2024-6-25 16:34:33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审计工作报告】 【党中央】 【高质量
 

   人民网 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杨曦)据审计署消息,6月25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侯凯审计长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3 年,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审计署有关责任人解读报告指出,一年来,审计机关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入与支出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忠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总体上看,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细化实化制度化,审计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深刻、运用更加自觉。反映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

  一、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根据“四个坚持围绕”谋划和开展审计。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统领。一年来,审计机关坚定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坚持围绕”要求谋划和开展审计,始终以推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纲,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审计工作报告“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是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遵循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战略开展的,着力反映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央财政管理方面的贯彻执行情况;“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是坚持围绕以人民为方向的发展思想开展的,着重反映党中央关于人民至上理念的具体落实情况;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管理等审计是坚持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的,着力揭示和推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4类国有资产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风险隐患;“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是坚持围绕增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的,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充分施展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和反腐治乱方面的“尖兵”作用。

  二、自觉运用规律性认识指导审计实践,更好担负起重要使命。一年来,审计机关始终坚守经济监督这一根本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入与支出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这一看家本领,沿着研究型审计这一必由路径,施展专司经济监督、没有自身利益羁绊这一独特优势,以高质量的审计成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提供决策参考。一是把立项当课题研究。把研究作为前置准备,立项前吃透党中央战略意图和政策意图,科学确定审计项目。如谋划安排民生审计项目时,就着重选取了教育、就业、 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县、乡村建设、畜牧水产品稳产保供等5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较为集中的民生资金开展审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二是把问题当课题研究。对审计全覆盖的领会和把握更加深刻到位。既要求无一遗漏、毫不例外,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又要求审计一个领域或单位,就把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揭示出来,形成本质震慑。如“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指出主要问题向部门所属单位下沉转移的 势头,同时部门所属单位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节庆论坛展会加重基层负担等5个方面;“ 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县审计”中揭示了引入社会资本下乡在一些地方跑偏等突出问题;“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中揭示了金融资源供给在重点领域“加”的成色不足、限制领域“减”的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三是把建议当课题研究。党中央对审计建议非常看重,要求建议务必要具体、要实。今年审计工作报告提出的5条建议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兼顾,更好施展制度优势”是针对财政收入组织不到位、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出现偏差等诸多问题提出的;“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是针对近年来经济运行中反复出现、我们时有发生的问题提出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和监督,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是针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不严格、各类违反财经纪律等诸多问题提出的。

  三、正确把握“稳”与“进”的关系,充分施展审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独特作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年来,审计机关首先胸怀“稳”的大局,夯实“稳”的条件。根据党中央关于2024年多出有益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政策的要求,审计工作报告在“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板块,反映了“增进稳外贸政策落实不够精准和严格”的问题;在“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板块,反映了“9省对10.9万人应发未发社会保险补助、部分劳务派遣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等影响就业稳定的问题;在“畜牧水产品稳产保供相关资金审计”板块,反映了“5省17个地区3年来少收储猪肉2.11万吨、部分地方水产品稳产保供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其次把好“进”的方向,增强“进”的动力。充分领会党中央关于“进”的决策部署,坚持“进”的大方向,深入揭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如审计工作报告在“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板块,深入揭示了“扩投资相关举措未有效落实”的3方面具体表现;在“重大引调水工程审计”板块,反映了政府投资项目“部分工程立项脱离实际规模偏大”等诸多问题。再次增强“立”的意识,坚定“破”的决心。根据党中央“先立后破”的要求,正确处理和把握“立”与“破”的优先顺序。如审计工作报告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板块,指出一些地区未能很好处理“立”与“破”的关系,存在“传统能源管理不规范, 新能源 开发利用缺乏统筹”等诸多问题。同时,针对近年来经济运行中反复出现、我们时有发生的问题,提出要坚持用改革的眼光审视、用改革的措施解决,准备好打持久战,久久为功,直到把阻力、障碍扫清为止。

  四、走好新时代党的百姓路线,以看好和推动用好民生资金践行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年来,审计机关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宗旨,重视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动身谋划和开展民生审计,重视从就业、教育、 食品安全老百姓 急难愁盼中找准审计切入点。如审计工作报告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板块,深入揭示部分补助资金管理使用较为混乱、部分供餐单位违规经营、餐食采购招标和供餐监管等不够规范严格等诸多问题;“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板块,深入揭示社会保险补助资金发放不精准、部分劳务派遣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等诸多问题;“ 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县审计”板块,深入揭示防止返贫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未兜实兜牢、增进农民增收致富相关举措未落实或效果欠安等诸多问题;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审计”板块,深入揭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未全面贯彻落实财政投入保障政策等诸多问题。同时在“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情况”板块,紧盯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歪风邪气,严肃查处一批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通过揭示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整改、严肃问责,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推动为人民群众办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

  五、贯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要求,把推动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摆在审计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要求,务必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水平安全保证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审计机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揭示风险隐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施展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等优势和经济运行“探头”作用,结合具体审计领域,深入揭示重大经济贪污腐败、重大财务舞弊、重大会计失真、重大生态损毁等突出风险,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推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如审计工作报告在地方债务管理方面,指出19省市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仍存在违规举借债务尚未全面停止、拖欠账款有所新增等2方面隐患;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深入揭示央企会计信息不实、国有资产资金管理薄弱、金融信贷数据不实、金融偏离服务实体经济定位等风险;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深入揭示了部分地区耕地保护不力、森林管护效果欠安等风险。

  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充分施展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和反腐治乱方面的“尖兵”作用。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一年来,审计机关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揭露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不动摇,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严肃财经纪律。2023年5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和移送重大问题线索310多件,涉及1200多人,并深入剖析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规律及趋势,总结出4个特点:一是政商勾连结成利益集团造成区域性腐败,二是套取政策红利妨碍政策措施落实,三是腐败手段更加隐形翻新,四是基层一些单位腐败问题性质严重。对于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靶向发力、标本兼治施展了积极作用。

  七、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日益成熟定型,“下半篇文章”进一步彰显权威高效要求。一年来,审计机关在工作中坚持边审计、边建议、边督促整改,审计整改权威进一步树立、质效进一步提高,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更加成熟定型。一是全面整改成效明显。至2024年4月,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已整改1.07万亿元人民币,制定完善规章制度2840多项,追究责任问责2820多人。二是专项整改贯通协同。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牵头开展专项整改,强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打出一套审计整改“组合拳”,有效形成整改合力。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把查处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中央组织部将审计及整改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机构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开展跟踪监督,把审计及整改情况作为监督政府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参考;中央审计办、审计署开展审计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推动压实整改责任、增强整改质效。三是重点督办总体顺畅。审计与纪律检查监察部门制定关于完善纪律检查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的工作流程,以审计监督为起点、以案件查办为切入点、以地方主体责任落实为落脚点的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革除了一点严重阻碍改革发展的“毒瘤”,惩办了一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28【资本市场】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 着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加快完善发行上市等基础制度
2024-6-28【山水比德】山水比德溢价收购雅思设计控制权 - 把握城乡高质量发展契机
2024-6-28【北京供销社投资管理中心】北京办公楼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期主义
2024-6-28【长城证券】长城证券 - 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功能支撑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6-28【证券公司】中泰证券王洪 - 扛牢主体责任夯实市场根基,着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4-6-28【高质量】湛江 - 强基提效,以红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4-6-28【招商证券】招商证券 - 坚持守正创新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4-6-27【上市公司】湖南省出台措施促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4-6-27【新型城镇化】省政协召开常委会专题议政,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让县城-火-起来 人气聚起来
2024-6-27【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 相关资讯专题
资本市场】  【高质量】  【国九条】  【山水比德】  【北京供销社投资管理中心】  【挂牌转让】  【办公楼】  【长城证券】  【财富管理】  【投资者】  【金融服务】  【证券公司】  【招商证券】  【数字化转型】  【上市公司】  【湖南省】  【新型城镇化】  【省政协】  【百千万工程】  【生产力】  【旅游产业】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