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北京日均新设科技企业达337家
【营商环境】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北京日均新设科技企业达337家
浏览次数:【744】  发布日期:2024-7-25 18:39:36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 【杨秀玲
 

  7月25日,“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专场在北京召开。北京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连续7年实施了1500余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工作中,营商环境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保障。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2023年底,北京全市经营主体超256万户,全年新设经营主体33.5万户,同比增长23.6%。每日新设科技型公司数量达337家,平均不到5分钟就开办一家科技企业。  

  市场更透明外资开办“全程网办”最快1天

   北京市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在会上介绍,为深入破除企业准入、准营壁垒,北京积极推进全国 统一大市场 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围绕食品、医疗、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清除隐性壁垒;聚焦餐饮、连锁超市等8个业态,完成51项改革任务,着力打通影响消费供给的制度性障碍。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合并办、承诺办、网上办,企业开办“全程网办”覆盖面不断拓展,网上开办企业占比超九成,率先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全程网办”,时间从2—3个月缩短至最快1天办完。大力推行“准入即准营”,在40个行业全面推广“一业一证”,平均压减材料50.6%,压减时限71.5%。

  另外,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高效。统一制度规则、标准体系、管理机构和评标专家库,房建、市政等领域招投标“一网通办”率达到95.4%,仅开具电子保函一项服务就为企业节省资金23.7亿元人民币。

  执法更柔性市场监管三年免罚近7.6亿

  杨秀玲表示,北京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出台《 北京市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出台增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外商投资条例等63项地方性法规。大力度清理与《条例》不符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废止和修订法规规章9部、规范性文件71件。

  同时,率先推行“风险+信用”为基础的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实现49个市级政府部门领域全覆盖,上半年全市开展非现场检查比例超过20%。建立“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制度,对风险低、信用好的经营主体,更多应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减少上门打扰。全面推广“一码检查”,着力解决多头打扰、重复检查企业的问题。大力推行柔性执法,26个市级部门公布不予行政处理清单,仅市场监管领域近三年累计依法不予行政处理免罚金额近7.6亿元人民币,让执法变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企业退出也更加通顺。据了解,北京通过设立破产费用援助资金、 线上线下 破产企业信息查询专窗,着力解决破产企业财产调查难、资金保障难、资产处置难等诸多问题。破产法庭成立五年来,共审结破产案件4034件,挽救企业80家,引入投资1500多亿元人民币,化解债务6200亿元人民币。

  政务服务更便捷五年减证明超320项

  “大力推动数字政务建设,全方位缔造国际一流政务服务体系,企业群众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办成’转变。”杨秀玲指出,持续推进“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迭代升级。市级60个部门全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综合窗口2.5万个,“一窗”综合受理率达到100%。建成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网上服务体系,除涉密等特殊情形外,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五年来,减事项超过60%、减时限71%、减材料74%、减证明超过320项,切实做到企业群众服务跑腿更少、办理更快。

  “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成效明显。新生儿诞生、义务教育入学、餐饮店开办等62个“一件事”场景实现一次申请、并联办理、一次办结,不断满足企业群众多条理、多样化服务需求。今年以来“一件事”月平均办理量超48万件,尤其是在全国率先推出演出、赛事、会展等3类大型活动“一件事”集成服务,时间、材料平均压减81%和40%,已经有141项活动获益。

  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99%税费事项可网上办理、全部个人高频税费事项支持“掌上办”,将办税材料和时间分别压减50%和60%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大力推进工程项目分类办、简化办、提前办、集成办,有力保障项目早开工、早落地。建立健全基于风险的分级分类审批管理模式,低风险项目审批最快仅需要3个环节、9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投资贸易更自由认可122项境外职业资格

  杨秀玲表示,近年来,北京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包含出台本市外商投资条例,出台稳外资、投资便利化改革、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等系列措施,和建立完善多条理外资企业常态化服务机制。据了解,大众近40年来在华最大单笔投资项目、全国首个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等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纷纷在京落地。在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达到245家,全市外资研发中心总数达到149家。

  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在全国率先推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提前申报”、容错机制等5项改革并持续推广,在机场口岸开展“机坪直提”试点,国内到港出口货物进出库交接环节由之前的4次压缩为1次;建设首都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连通的双枢纽空港电子货运平台,提供运单申报、货物跟踪等“一条龙”服务,车辆入出卡口平均耗时压缩50%。

  国际人才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强。据介绍,122项境外职业资格得到认可,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全覆盖,办理时限从17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12345市民服务电话推出8语种接听服务,在首都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设立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累计办理外卡刷卡等业务45万笔。

  企业服务更全面五年解决9.9万个企业诉求

  自2020年以来,北京不断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切实为各类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杨秀玲指出,包含建立完善的企业普惠服务渠道,建立12345“接诉即办”服务机制,五年来为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政策解答、问题办理、投诉举报等服务超42万件;建立完善全面的企业服务体系,充分施展市、区、街乡服务包机制作用,五年来共走访企业7.8万次,帮助企业解决诉求问题9.9万个;强化中小企业服务,政策服务平台已公布兑现类政策事项364个,惠及企业86万家。

  杨秀玲表示,除了在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外, 京津冀 营商环境一体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多事项实现同事同标、资质互认、跨省通办和共享。尤其是,近期 京津冀 三地发布的 京津冀 社保“一卡通”应用场景,反响良好。

  同时,科技创新环境更加优越,北京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科研产出连续五年连任全球科研城市第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和 独角兽 企业数量均居中国城市首位;高精尖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出台 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支持政策70余项,着力推动 京津冀 “六链五群”建设,发布全市首份多语种产业地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2024年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三成。

  “下一步,将加快实施人才创优、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升级等八大行动,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首善标准、国际顶尖的‘北京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杨秀玲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9-4【营商环境】甘肃陇南-营-在当下 厚植沃土激活力
2024-8-26【安全生产】强化-信用中国-网站信用修复-一网通办-功能 优化安全生产领域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服务
2024-8-26【公租房】山东-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便民利企
 ● 相关资讯专题
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  【陇南市】  【安全生产】  【信用修复】  【信用中国】  【一网通办】  【公租房】  【高效办成一件事】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