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医疗反腐直指检验科 样本外送-痼疾-何解
【业内人士】医疗反腐直指检验科 样本外送-痼疾-何解
浏览次数:【962】  发布日期:2024-8-1 17:30:41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业内人士
 

  最近, 海南省 卫健委发布《关于医药领域歪风邪气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举报事项的公告》,专项整治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其中尤其强调整治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违规委托第叁方检测公司开展样本检测并收取回扣等诸多问题。

  委托第叁方检测公司开展样本检测在业内称为“样本外送”、“检验外送”,即医院检验科对院内无法检测或检测数量非常少的项目,由医院审核后统一委托到独立检验实验室(ICL)进行检测。

  其实其实不只是 海南省 ,2024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发布《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歪风邪气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重点关注假借学术讲课取酬、外送检验、外配处方、网上开药等方式收受回扣的问题,利用职务权利的便利索要、非法收受财物的问题。

  另外2024年3月,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2024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的公告》,第壹次将院外购药及送检列入年度国家医疗监督抽查计划。

  陕西、湖南、上海、天津等省市均发布相关文件,强调不得将院内可开展的检测项目并入样本外送范围,并要求对外送检测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及稳定性进行专家论证等。

  可是规范这一问题似乎其实不简单,一位 体外诊断 领域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医院需要足够强的动力才愿意推动合规外送,因为以往的外送体系中存在灰色地带,而合规外送意味着激化内部矛盾,对医院当前可能并没有明显获益。“目前除了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的行政指令,医疗反腐也已经成为强劲的动力,推动医院检验外送走向合规。”

  层层外包与灰色地带

  检验外送存在已久,本身属于行业正常现象,可是其中往往存在“灰色空间”,造成乱象,因而成为国内各地的治理重点。

  其实检验外送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和必要性,上述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医院很难完成所有类别的检测,部分检测项目例如基因二代测序(NGS),医院自行检测将会面临两方面难题:缺少足够人员支持,和规模不足,因为二代测序技术具有明显规模效应,样本越多,检测成本越低。

  “除去少数顶尖医院,大多数医院要么在追求时效中面临昂贵的成本,要么为了降低成本只能延长检测时间。因此,许多医院内开展此类项目其实不划算,样本外送即成为有效补充。”该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发布的相关研究也指出,随着新技术所需的仪器设备不断增加,医院尤其是较小规模的医院的实验室,难以在资源投入、成本控制、交付质量和研发创新上满足临床治疗要求,因此自身提供广泛的服务不现实。为满足临床检测需求、改善患者治疗水平,医院可将检测项目外送到专业独立医学实验室(ICL)。

  一般而言,医院与ICL的合作建立在一系列流程之上,需要对ICL的规模、管理、质量等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判断其可能造成的基本效益和服务效率,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检验外送仍旧存在一定问题。

  层层外包即为突出问题之一,据上述业内人士分析,医院可能委托一家检验医学公司进行几十个不同项目的检测,但该公司无法全部完成,便会将部分项目外包,最终统一以其名义发布报告。

  “层层外包之下,医院不晓得委托的这家检验医学公司会外包给哪些其它公司,存在样本流转不可控的危险,而且由于其它外包公司脱离了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检测质量也变得不可控,最终可能会影响病患的诊断和治疗。”该业内人士指出。

  另外相关研究显示,部分ICL可能还存在对病理申请单各项内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病理申请单书写质量、实验结果不理想,部分外部检验医学公司提供的结果和数据,在医学界能被接受的不到30%,很多结果被定性为错误或低于标准。

  另外,医院检验科一度被称为反腐“重灾区”,检验外送模式引发的灰色地带,可能是背后原因之一。

  据了解,2024年3月底,一张题为“基因检测现金回扣举报信”的图片在网络平台流传,直指价格不菲的肿瘤基因检测项目,声称存在20%~40%的资 金回扣。

  另据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柳州市 工人医院原党委委员、医学检验科原主任自2009年至2019年近十年时间受贿968万元; 新乡市 流行症医院检验科原主任,自2008年2月至2023年1月,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多家医疗器械、试剂检验公司回扣、回扣,合计90.43万元等。

  牵头科室或医院领导,要足够强势

  检验外送灰色地带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与医院分散委托的历史缘由有关。任何一项医疗创新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接受和应用,都需要一按时间,医院和临床医师需要逐渐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

  “当创新技术刚开始进入医院,往往检测患者数量不多,医院也难以预见未来是否会存在大量检测需求。所以最初多由单个医师自发对某种检验项目提出需求,委托外部实验室进行检验,即分散委托,每个科室和医师都有自己偏好的合作厂家,可能一所医院内会有十几个厂家与不一样的科室和医师合作。”该业内人士指出。

  “在分散委托之下,有的医师具备鉴别能力,会选择能力强、质量可靠的厂商,而有的医师可能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与质量欠安或流程不规范的厂商合作,造成问题出现。”在该业内人士看来,医院统一管理才能增进检验样本合规外送。

  然而实现统一管理似乎其实不简单,合规外送的建立也非一朝一夕。

  上述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需要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的行政指令,医院才会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医院内部要有足够强势的科室或管理者,才能真正推动改变现状,因为以往的外送体系中存在灰色地带,转变为统一的合规外送,就意味着利益再分配,曾经的既得利益方会受到损失,那么合规进展就会发生阻力。因此,医院管理者是否强势,和是否能由强势的牵头科室——如病理科、检验科或分子精准诊断中心——来负责合规外送,其实非常重要。”该业内人士强调。

  除了医院端,从产业端来看,检验需求量的扩大也是合规外送的重要推动因素。

  目前部分检测领域的创新技术市场的切实需求已经明显增长。以NGS技术为例, 金域医学 2023年年报显示,其中心实验室肿瘤分子诊断项目受检样本量超过14万例,其中肿瘤NGS检测项目超7万例。根据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数据,至2023年,中国肿瘤NGS基因检测市场将保持25%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年检丈量将达到60-70万次,年检测费用将达到60亿元人民币。

  其实目前检验外送问题频出,也一定水平上与产业端的竞争有关。

  该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检验创新技术刚出现时,产业里玩家太多,“以肿瘤NGS为例子,鼎盛时期中国可能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企业,如此多玩家共同竞争同一片市场,就一定会推向需求相对分散的格局。”

  整体来看,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2021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增长到1800家,市场规模为2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4%,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252.9亿元人民币。

  从具体的检测领域看,以肿瘤NGS为例,思略特指出,早在2018年,肿瘤NGS检测试剂盒接连获批,当时中国市场上已出现二十余家估值超过十亿元人民币的肿瘤NGS检测公司。

  可是随着竞争的逐渐充分和市场的发展成熟,企业的诉求也在发生变化,上述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分散外送的格局是产业端和临床医师双向选择的结果,产业发展到目前阶段,当前还在行业里活跃的玩家,其实都期待和期待合规外送的完全落地,从而明显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

  “目前从整个行业来看,其实仅完成了合规外送的第壹步,即管理了整个合格外送的形式——样本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项。接着需要探索如何建立起整个完善的体系,包含有哪些项目可以外送、外送合作伙伴应符合哪些标准...。”该业内人士指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 相关资讯专题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