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迟退休一直是每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延迟退休的年纪节点、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如何推行,都与公众休戚相关。
临近2024年全国两会,这一话题将再次成为委员、代表们讨论的焦点。而与以往不一样的是,过去数年的讨论,在今年度似乎已经形成了相对明确的基本轮廓——近日发布的《中国 养老金 发展报告2023》在测算 养老金 替代率问题时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在即,65岁可能是调整后的最终结果。”
另外,一位专家在相关会议上也表示,延迟退休可能会延到65岁,男女会趋于同龄。
早前,国务院总理李强曾表示:“延迟退休政策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
年轻人不考虑养老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60年的43.7岁提升到2020年的77.93岁。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撰文指出,对个人 养老金 问题,存在着代际不同。“由于改革转轨中的制度安排变化很多、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年轻人、结业刚刚工作的人,其理性水平和他们测算的条件有很大不同。人其实不都是理性的。 养老金 是一个将来的问题,有些人不怎么考虑,到中老年快退休的时候才有危机感,个体不同也比较大。”
面对我国养老保障问题,周小川说:“有人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到那时候,可以延长退休年龄,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缴纳比例。”
周小川在文中还回应:“虽然延长退休年龄是有空间的,但不是想延长多少年就延长多少年,这涉及平均健康水平和老年人的生产力,企业也会在成本上有所考虑。”
国外一些国家在讨论或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年龄,中国政府也在考虑结合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景、就业的情景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实施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也是应对老龄化及社会养老保险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延迟退休可以使劳动者减少获取 养老金 的年限,从而减少基金的支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约为2.64亿人,占比18.70%,相比20十年,老龄人口上升5.44个百分点。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要根据小步伐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个人 养老金 激励不足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3年6月底,全国36个先行城市开立个人 养老金 账户人数达到4030万人。
2023年,有调查报告显示,建立个人 养老金 账户的人员中只有1000万人左右完成了资金的存储,实际缴费人数仅为参加人数的30%左右,人均贮存近2000多元,选择1.2万元定额缴费的人员比例低于10%。
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意识到个人 养老金 的重要性。
《中国 养老金 发展报告2023》,在测算 养老金 替代率问题时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在即,65岁可能是调整后的最终结果。”
所谓 养老金 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 养老金 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中国 养老金 发展报告2023》据此根据人口可工作40年测算,一位1995年后诞生的个人,如果从现在开始加入个人 养老金 ,其实不间断地缴费至64岁 (缴费合计40年),从65岁开始领取 养老金 待遇,那么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替代率大概为14.77%。
即该典型个体30天收入为 8115元(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那么每月需要缴费487元,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相当于政府每月只减免了14.6元个人所得税,全年也只不过175.2元。因此,要想获得目标替代率,不仅上述典型个体的担子较轻,而且财政成本也微乎其微。
该研究评价:“假如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我们可以得到该典型个体的待遇水平为每月1199元(不对 养老金 待遇进行纳税),还是比较可观的。当然,如此低的财政补助和投资回报率,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很难有充分的激励性。”
完善政策设计
而上述个体模式是根据65岁退休计算的,缴费年限与退休年龄与个人 养老金 的“获得感”关系密切。
延迟退休同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人口结构、就业市场和社保体系等多个方面,还需要多个部门在顶层设计和政策执行层面进行紧密配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王伟进近日撰文指出,鉴于当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养老保险制度尚不成熟等原因,建议遵循“循序渐进、小步慢走”的国际通行做法,设定较长的改革推进期,每年延迟的幅度不宜过大。
他还建议:“考量到我国男女不同性别间实际退休年龄差距较大,女性退休年龄偏早,与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教育水平上升较快、男女家庭分工日趋平等的发展趋势不一样,可研究逐步实现男女退休年龄趋同的可能。”
同样,个人 养老金 制度建设仍需一定的时间。
中国银行 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建议:“首先,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一方面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包含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税收优惠,对个人 养老金 账户缴费的纳税抵扣,和对开办个人 养老金 业务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增加制度弹性,研究开展税延养老险试点与个人 养老金 衔接工作,探索建立二三支柱账户转移机制,构建统一的转移接续平台,规范机构间转移信息交互标准,提高 养老金 制度的保障性和灵活性。”刘峰表示。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继晔向记者表示:“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推荐用健康期望寿命来反映居民健康综合情况,因此,延迟退休不是无限制的,务必在健康期望寿命之内。在20十年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数据中,中国人期望寿命为73.47岁,而健康期望寿命只有66岁。”
他建议,基于这些考虑,借鉴发达国家在延迟退休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如果职工自愿延迟退休,每推迟一年,至少应当增加其养老保险待遇5%—9%,以鼓励更多人自愿延迟退休,但不鼓励超过66岁健康期望寿命的自愿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