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的两周仍然属于 机器人 行业。
Choice数据显示,A股 机器人 行业截至3月1日收盘上涨5.91%。
而期间数个引领板块的龙头也开始浮出水面,如刷出12连板的 克来机电 (603960.SH),2023年“火”过一轮的 减速器 概念股 丰立智能 (301368.SZ)。
不过从业务实质角度动身,与“人形 机器人 第壹股”优必选关联甚密的沪深A股公司 天奇股份 (002009.SZ)却开始引足眼球。
本周(2 月 26 日~3 月 1 日)内, 天奇股份 累计上涨幅度超过25%,自 2月以来,其累计上上涨幅度度超过40%。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 天奇股份 不仅与优必选在生产设备上有常年合作关系,双方还成立了探索制造业应用的合资公司。
当然,若论起 机器人 概念的纯正,“远”在港股的优必选“本尊”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企业。
3月1日,优必选(9880.HK)股票价格一度冲高近 7% 而后回落,但股票价格仍创下IPO以来新高,报收 100.30 元,总市值突破40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优必选港股的“突然上涨”,似乎源于部分资金对成分股调整的提前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上周,优必选已经确认被调入恒生综合指数,并于3月4日生效。而根据港股通规则,由于优必选市值满足被调入恒生大盘、中盘以上条件,意味着该公司将会获得港股通买入资格 ,“人形 机器人 第壹股”,也将会成为A股“南下资金”的可选标的。
优必选带飞“小伙伴”
去年,屡屡带飞A股“人形 机器人 ”概念的都是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上放出的 特斯拉 Optimus人形 机器人 运动视频。
然而,过去一周人形 机器人 的“热度”不再来自 特斯拉 ,而是来源于国内本土 机器人 厂商优必选放出的“进厂”打工视频。
2月22日,优必选放出了一段高端智能人形 机器人 “Walker S”在造车新势力蔚来的生产基地进行仿真实训的视频,画面包含移动产线启停自适应行走、鲁棒里程计与行走规划、感知自主操作与系统数据通信与任务调度等。
另外,WalkerS还完成了对蔚来汽车门锁、安全带、车灯盖板的检测,以流畅、柔顺的动作贴好了车标,充分展示了WalkerS的图像收集能力,手部动作和感知能力等。
有意思的是,就在前述视频放出后,港股优必选股票价格并未明显上涨,反却是与其合作的 天奇股份 在尔后几个交易日接连大涨;包含整个 机器人 板块亦颇受鼓舞,数日拉出红盘。
而在接连几日的大涨下, 天奇股份 发布了异动澄清公告,并在公告中证实了公司与前述视频的关联。
天奇股份 方面表示,该公司与优必选基于前期已公告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展人形 机器人 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与落地,“目前工业人形 机器人 已进入 新能源 汽车工厂总装车间进行实景训练,人形 机器人 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落地稳步推进。”该公司称。
工业运用首破局
公开资料显示, 天奇股份 主营汽车生产线设计,EPC总包或咨询业务,业务经营范围包含汽车总装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物流仓库系统、 机器人 总装生产线等。该公司与包含奥迪、奔驰、宝马、大众等全球主流汽车生产商有较多合作。
那么,主要瞄准汽车领域的 天奇股份 ,是怎样与优必选结缘的?
有接近双方合作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双方缘起优必选与 天奇股份 的定制自动化生产设备采购合作。尔后 天奇股份 与优必选发现汽车工厂之中存在一些可以实现 机器人 应用的场景,于是双方合资设立子公司,并着重开拓与 天奇股份 下游客户相关的 机器人 场景应用。蔚来便是其中之一。
2023年6月,优必选公司便与 天奇股份 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当时, 天奇股份 方面公告表示,双方拟在人形 机器人 在 新能源 汽车、3C电子、智慧物流等工业场景的应用领域构建深度合作关系,并将适时设立合资公司。
直至去年12月,天奇方面发布公告,其与优必选合资建立的无锡优奇 机器人 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完成工商注册流程。公司注册金额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 天奇股份 认缴注册资金2200万元人民币,持有合资公司22%股权,优必选科技及核心团队合计认缴注册资金7800万元人民币,持有合资公司78%股权。
对此,前述相关人士对记者说,无锡将成为优必选未来探索 机器人 工业与制造业应用的基地,与深圳、北京、上海等地的基地形成不一样的偏重。另外他还表示,优必选一直以来就在积极探索商业化应用。目前公司聚焦人形 机器人 主要具体包含康养、科研教育等领域的商业化探索。未来则将逐渐聚焦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三大类场景。
让 机器人 的子弹飞一会
其实,除了优必选炸开了人形 机器人 的一池春水,一笔人形 机器人 行业相关的关键投资也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最近,海外人形 机器人 公司 Figure AI 被曝完成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总金额达到6.75亿美元,其投前估值接近20亿美元,英伟达、微软、OpenAI、亚马逊、英特尔、LG、三星等众多科技巨头参与融资。
而根据Figure AI开创人兼总裁,被戏称为“下一个马斯克”的阿德科克(Brett Adcock)的描述,Figure AI缔造人形 机器人 ,一开始就是为了进入工厂,这也与此次优必选的尝试有类似之处。
根据Brett Adcock的设想,Figure 的总体规划是:构建功能齐全的机电人形 机器人 执行类似人类的操作 ,最终将人形 机器人 并入劳动力队伍。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马斯克人形 机器人 迟迟不能交付,各大 机器人 公司只能展现有限视频材料,业内人士也由此认为,人形 机器人 真正进厂替代人工仍然可能需要以五至十年为计量单位的若干时间。
“目前许多人关注人形 机器人 价格层面问题,可是实际上困惑企业最大的问题还是在 机器人 的能力上,是否真的能起到替代人工的作用”,前述行业人士告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另据记者从行业人士处获得的消息,随着人形 机器人 的关注度与日提升,人形 机器人 行业的标准化,包含部分地方性商业化指导文件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政策有望在最近密集出台。
“标准化的执行,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为后续支持性政策奠基基础。”另一位自动化设备零部件生产商人士向记者透露,“ 机器人 被认为是继汽车行业之后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但目前对人形 机器人 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类别之分。假如未来需要对人形 机器人 作定向补助,那么对高智能高技术含量的人形 机器人 的定义和标准的执行会变得尤为关键。目前行业也在呼吁并加快对行业标准的认定。”
从各个层面来看,人形 机器人 在2024年将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行业之一,这一点几乎没有多大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