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包容性、开放性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成为监管发力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她结合北京辖区实际情况,就增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阐述。
推动资本要素资源
加速向科创领域集聚
证券时报记者:您今年造成了哪些建议?请简单讲解一下。
贾文勤:今年我造成了5份建议,包含《关于进一步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隐性障碍”的建议》《关于优化金融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置,助力建设金融强国的建议》《关于在审理金融领域劳动争议案时将监管机构部门规章并入审判依据的建议》《关于对投资者保护机构免收或定额收取诉讼费用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市场的建议》。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北京上市公司整体运行情况如何?主要显现哪些特点?
贾文勤:截至2024年1月,北京辖区共有477家上市公司,占全国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8.92%;科技型上市公司众多,122家企业在注册制下上市,占辖区上市公司总数超四分之一,累计IPO融资1843亿元人民币,有力支持了技术研发,其中98%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46%是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聚集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 北京市 支柱产业。
2023年前三季度,北京辖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9.73万亿元、利润总额2.53万亿元人民币,保持业绩稳定增长势头。回报投资者意识持续增强,2022年度累计现金分红超9500亿元人民币,近5年现金分红累计超2万亿元人民币。
在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硬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北京证监局推动资本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一批处于“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上市。
三方面持续
加强上市公司监管
证券时报记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期召开10余场座谈会透露,将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督导检查力度,着重加大对财务做假公司出清力度等重要信息。结合长时间以来一线监管工作实践,您认为,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监察管理重点有哪些?
贾文勤:从一线监管工作实践看,上市公司监管有必要在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一是强化公司治理监管,夯实上市公司规范发展基础。日常监管发现,多数公司治理问题的根本在于实控人、控股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管等“关键少数”合规意识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公司治理监管力度。要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对控股股东、实控人等“关键少数”的监察管理和培训,同时紧盯关键领域。对股票质押、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等风险隐患,要持续从严监管,坚决防止“死灰复燃”。
二是强化犯法行为打击力度,破除做假“生态圈”。2023年度,北京辖区10余家上市公司被立案,立案侦查和行政处理家数逐年上升,彰显了资本市场“零容忍”的监察管理态度。北京证监局将继续坚持从严监管,严厉惩戒欺诈发行、财务做假、占用担保等恶性犯法行为,全力构建打击防范财务做假的监察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对欺诈发行行为的发现和查处力度,用好现场检查手段,坚持打早打小,建立以现场检查为方向节点,有机衔接年报监管、移交稽查的监察管理工具链,常态化打击财务做假,并加大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财务做假模式的研究力度。常态化打击占用担保行为,严厉惩戒以财务做假方式遮掩资金占用的恶性行为。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坚持“一案双查”,构建打击防范财务做假的重要防线。“追首恶”,加大“关键少数”责任追究。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操作违规对外担保、指使财务做假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从严从重进行行政处理,同时强化刑事、民事责任追究。“打帮凶”,加大对配合做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责罚财务做假伴生犯法行为,坚决破除做假“生态圈”。
三是强化退市监管,加速风险公司出清。北京证监局将继续坚定不移强化退市监管工作,前移监管端口,强化年报监管。以年报为抓手,综合运用约谈、问询、督导等行径做好年报事前事中监管,紧盯业绩预告大幅修正、财务“洗澡”等重点问题,压实上市公司主体责任和中介机构把关责任。严厉惩戒恶意规避退市行为。紧盯退市风险公司,对涉嫌通过财务做假、滥用会计估计、购买审计意见等行径恶意规避退市或规避退市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果断开展现场检查,并加强日常监管与稽查执法的联动,同时追究公司及中介机构责任,坚决清除残渣余孽。深化央地协作,凝聚工作合力。依托 北京市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坚定不移执行常态化退市机制,通顺资本市场出口,确保“退得下、退得稳”。
健全增进上市公司
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证券时报记者:北京证监局在落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走访上市公司进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
贾文勤:1月31日,在 北京市 副市长靳伟率领下,北京证监局会同市国资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海淀区、昌平区、石景山区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调研座谈,听取3家上市公司发展中的问题、困难及诉求,现场集中“会诊”并研究分类解决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表明了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态度。目前, 北京市 相关部门已对上市公司现场走访中提出的问题建立台账,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理期限。
北京证监局将以此次走访工作为契机,凝聚各方共同增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推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扩大走访服务企业范围,会同 北京市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动员各区金融办走访区级重点企业,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大对区级优质上市公司的支援力度。将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与 北京市 的服务管家、服务包机制结合起来,将走访中了解到的企业诉求并入服务包,细化落实措施和责任单位专门推进,做好对上市公司的精准服务。继续推进开展第贰轮走访工作,完善与优质上市公司常态化沟通机制,通顺政企沟通交流渠道,同时通过走访宣讲大政方针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家坚定信心,树立合规经营意识,高质量规范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下一步,北京证监局计划从哪些方面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贾文勤:在支持北交所提质扩容方面,北京证监局2022年以来累计推动80余家基础层公司快速晋级创新层。截至2023年末,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达239家,其中北京辖区22家,均来自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辖区共有新三板挂牌公司787家,其中创新层189家,位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北京证监局将从三方面着手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把入口关,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切实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吸引和培育一批创新成色足、产业引领性强、公司治理水平高的优质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二是持续优化市场发展基础和环境,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做假,和大股东违规占用等犯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督促、警示“看门人”切实归位尽责;引导市场机构加大力度开发契合北交所市场特点的产品,加大对北交所市场投资力度,吸引更多资金入市,提高市场交易活跃度。三是提升北交所服务首都能力,北交所做大做强是 北京市 “两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交所高质量发展也势必进一步服务“两区”建设及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北京证监局将立足自身优势,施展好北交所服务首都的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