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国进入全国两会时间。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人工智能 成为代表委员们频繁提起的热词。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老总兼总裁雷军建议,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 人工智能 素质教育,设置 人工智能 通识课程;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移动 老总杨杰则建议在国家层面推动“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其实,不仅中国,AI在海外的其它国家也备受关注。前不久,新加坡一名国会议员的建议,就引发了人们对飞速发展的AI技术的焦虑。该议员表示,生成式AI正在以超乎人们预料的速度进化,没有任何国家和经济体能够逃避技术的变化和挑战。他建议,补助40岁以上的新加坡中年人重返课堂,攻读另外一个全日制高等教育文凭,以适应AI时代新的技能需求。
其实,在2022年末OpenAI第壹次发布ChatGPT,并向世界展示其在文本创作、代码编写等方面的能力以后,关于 人工智能 取代人类工作的讨论就雨后春笋。前不久,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横空出世,其强大而真切的视频生成效果,让特效师、剪辑师等影视行业从业者焦虑不已,感到手中的“饭碗”不保。
或许是Sora生成视频造成的冲击太直观,Sora在人们心中掀起的波澜似乎比ChatGPT更汹涌,引发的焦虑感也更强烈。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网络上流传着形形色色的AI课程,不仅有清华美术学院博士李一舟这样布满争议、非科班身世的人通过卖AI课赚得盆满钵满,还有360开创人周鸿祎这样的互联网资深玩家下场做“AI布道者”。AI网课的流行与热销,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和职场人士害怕被时代抛弃的“本领恐慌”。
其实,这样的情感是正常的,也应当被理解和接纳。回顾过去历次推翻式技术出现的时候,总有一些新的切实需求应运而生,也就会有一批旧的职业被淘汰。例如,轿车发明以后,马车夫需要学习怎么驾驶汽车;计算机出现以后,传统打字员得掌握电脑键盘和鼠标的操作方法;大模型时代,我们未来很可能也要适应这个“新工具”进入到职场当中,成为如今天的电脑一般的存在。新的技术浪潮下,每个人都务必更新自己的技能,以适应工作的需求。
适度的焦虑可以促使人们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增进对生成式AI技术的认知与了解。需要谨防的,是过度放大这一焦虑;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刺激人们的焦虑情绪,制造本领恐慌,以此谋取不妥和不法的利益。好比,当前市场上的AI课程质量与价格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部分所谓的“Sora教程”“内测名额”还涉嫌侵权和欺诈。普通人如果被过度的焦虑情绪裹挟,就容易“头脑一热”,挨坑被骗,蒙受令人揪心的损失。
应对AI焦虑症,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生成式AI技术。有句话说得好:人们总是过分高估新技术的短时间影响,而又低估了新技术的长期发展。当前的一个普遍共识是, 人工智能 是社会将来的大势所趋,但目前仍然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AI虽然很强大,但也木有想象中那么炉火纯青,存在着非常多的局限和漏洞,短时间内还难以真正大规模取代人类工作,尤其是那些具有特定知识和技能壁垒的职业。
同时还要看到,与其说AI替代的是某些职业,不如说是取代了职业中的某些技能。AI大模型作为一种工具,其使用者仍然是人类。如果用得好,AI可以助推人类提升效率,甚至有时候可以与人类“共舞”,激发我们的灵感与创造力。例如,有人通过与ChatGPT“对话”,合作撰写剧本,将脑海中模糊的思路一步步变得具体和生动。可见,AI淘汰的可能只是不会使用AI的人,而我们还有时间去成长为一个能够熟练使用AI的人。
应对AI焦虑症,更切实有效的要领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使用AI的技巧与能力。很多时候,恐惧源于盲目,焦虑只因未知。当我们“动手”去揭开AI大模型的面纱,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就会发现它也木有那么玄乎和神秘。笔者曾经也以为大模型高深莫测,但其实,用好大模型其实不用很多底层知识和专业积累,期望的是多尝试、多使用、多“磨合”,在与大模型一轮一轮的对话中,领悟它的“喜好”与“习惯”。
前几天,周鸿祎在微博上推出了自己的免费AI课程。在中间的互动环节,针对一名观众的提问,周鸿祎就表示要学习大模型的使用方法,更好的措施是自己去“玩”大模型,其实不是去上一些网上的AI课。笔者的一名朋友非常擅长用ChatGPT,他从未上过任何AI课程,只是平常没事就喜欢和ChatGPT对话,琢磨怎样完善自己的提示词。有趣的是,去年年末,他在ChatGPT的协助下,用不到一小时完成了一篇丰富详实的年终总结,还得到了上司的赞美。
看来,在大模型时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老办法仍然行得通。愿我们都能成为善用AI的人,用大模型为自己的职业历程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