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南财对话 - 这位从香港公屋-闯出来-的全国政协委员 - 呼吁建立个人和ESG数据局,推动征信赋能普惠金融

【Web3.0】南财对话 - 这位从香港公屋-闯出来-的全国政协委员 - 呼吁建立个人和ESG数据局,推动征信赋能普惠金融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5 17:27:3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Web3.0】 【吴杰庄】 【普惠金融】 【ESG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张雅婷广州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高锋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杰庄是一位从香港公屋“闯出来”的青年创业者。近年来,他的全国两会提案持续关注并推动 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的发展,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建设建言献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 养老金 融、数字金融。吴杰庄造成的两会提案也聚焦进一步释放普惠金融发展潜能,提出完善征信服务体系,建立个人和ESG数据局的前沿建议。为推动我国“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出海,他建议基于 Web3.0 创新融资模式,进一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合作。

  建言设立个人和ESG数据局

  南方财经:随着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加速。在完善征信服务体系赋能普惠金融方面,目前应在哪些方面提升?

  吴杰庄: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 数字经济 蓬勃发展、 数据要素 潜能释放的当下,征信体系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赋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但很多 老百姓 还是会认为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普惠金融市场没有高效开发,目前征信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金融尤其是普惠金融发展需要。我认为,征信服务体系发展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方面,征信机构产品和服务供给的覆盖面不够广。以个人征信为例,目前仅有一人行两机构,央行征信中心提供的数据还不够全面,一些有效的产品和数据解读没有向全部机构开放。两家持牌机构成立时间较晚,尽管整体业务处于爆发增长期,但服务产品不够多元,在覆盖人群、数据获取、技术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

  另一方面,存在数据来源不全面、数据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以个人征信为例,数据主要依赖银行和部分金融机构,其它行业数据不能充分利用,一些群体的部分交易信息未被完全并入征信体系,覆盖人群较大可是有效融资人群较小,征信白户也数量庞大,无法真实反映个人信用状况,制约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另外,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个人信用信息来源从传统信息向替代性信息拓展,但整体处于探索阶段,在数据收集和应用方面还存在机制壁垒,而征信“断直连”等政策也提出依法依规获取数据更高要求。

  我们调研发现,征信业务发展还不够充分,仍处于供小于求局面,供需结构矛盾造成征信服务成本普遍较高。例如,农村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10类金融机构以服务边缘城乡客户为主,申请客户量大,部分机构由于授信业务量快速增大、授信通过率及授信额度相对较低,和未享受商业银行享有的征信查询量和信用贡献度的加乘政策等原因,造成单授信通过成本过高甚至高于传统商业银行,实际征信成本现不能真正享受到减费政策红利,制约金融机构发展各项普惠金融服务。

  南方财经: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提高征信服务品质和水平。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征信发展?

  吴杰庄:我认为当前“征信为民”,应坚持政府和市场双向发力,加快扩大征信机构服务范围。积极应对我国庞大的信贷市场发展空间催生的个人征信领域需求爆发式增长,在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推动市场有序发展和不断壮大。

  目前央行的数据尚未与当地的商业征信机构(百行、朴道)共享,因此未向公众开放服务,可是香港已经开放了,我国可以借鉴香港的MCRA案例,央行成为数据库,并允许其它信用评级机构如百行、朴道运营,扩大如今的服务范围。借鉴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的征信机构数量,我认为我国最大容量是拥有4-5个授权的征信机构。

  另外,应以价格调整为抓手拓展征信应用。构建有益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征信查询收费标准,加大对小额信贷支援力度,对低于一定水平的贷款额度实施更大力度的款项减免。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享受同商业银行同样的征信查询量和信用贡献度加乘政策,推动更多金融机构为普惠金融服务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提升收费标准适用灵活度,允许适当条件下金融机构自主选择适用银行阶梯定价政策,进一步降低征信数据使用成本。

  南方财经:信用数据是构建征信体系的关键。信用信息供需不平衡背后存在信用信息数据收集、共享、流通不充分难题,你对此有何建议?

  吴杰庄:完善征信体系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将完善数据收集、流动、共享机制,破除行业间壁垒作为政策法规制修订的关键,拓展数据来源、提升数据质量。引导征信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等综合应用,探索征信服务新模式,加快扭转个人征信信息供小于求局面,推动行业向数字征信时代迈进。

  同时,务必保证这些数据获得的危险指标或信用报告是可靠和可信的,例如购物、旅行等其它数据很轻易被操作,只应被视为“替代数据集”。协助信用局在数据生产、个人数据使用和数据隐私方面具有高效和精湛的能力和尊重。

  南方财经:对于扩大征信机构的数据来源,你提出了建立个人和ESG数据局的建议,这是基于何种考虑?希望造成什么效果?

  吴杰庄:想要扩大征信机构的数据来源,就务必保持专注个人数据的范畴是广阔的,没有人能够收集到所有的个人数据,也不应该这样做。征信机构下一步应该专注于“一些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并符合我国国家方向的领域”的数据收集,建立个人和ESG数据局是一个好的方向。这个方向也符合国家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去年12月发布的《“ 数据要素 ×”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精神,推动在“ 数据要素 ×金融服务”与“ 数据要素 ×绿色低碳”领域上寻找应用场景,释放 数据要素 价值。

  例如,关注个人在碳排放上的生活环保,当志愿者实现对社会的贡献等,结合这些数据综合评估个人ESG的数据,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更优质、更优惠的金融服务,如此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另外,要真正实现普惠金融,征信机构的一项工作应该是“降低借贷成本并鼓励负责任的借贷”。只要每个人通过负责任的借贷来降低信用风险,成本就会下降,这也依赖于信用评级机构应该提供更多的信用教育和工具,真正将普惠金融的知识普及到每个人。

  大湾区优势互补加速融合发展

  南方财经:今年你关注怎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中小企业创新 Web3.0 融资平台的提案,主要基于何种考虑?

  吴杰庄:当前,香港正在大力支持发展 Web3.0 ,过去一两年已经基于 Web3.0 做了很多突破创新,包含建立了两家持牌的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这次我的提案是建议进一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合作,面向“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在海外创业创新的切实需求,基于 Web3.0 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模式,用足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具体而言,还需巩固推进内地中小企业在港发展的顶层设计,将“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赴港通过发行数字资产进行融资缔造成为一种全球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服务竞争优势,和建立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专区,缔造创新融资服务新载体等。

  我们期待能借此帮助内地的“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有更多不一样的融资方式,加快推动企业出海。这些企业普遍拥有科技力量,也积累了丰富的数据,是 数字经济 产业、科技金融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先驱者,在推动整个湾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都将造成极大的积极赋能。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缔造国际一流湾区的目标,我们除了技术突破之外,还应紧抓 Web3.0 的契机,带动产业从核心技术到创新应用将大湾区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推动实现弯道超车。

  南方财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施展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你对大湾区在 数字经济 领域的融合发展有哪些切身体会?

  吴杰庄:我对于两方面的感受较深。首要是跨境数据的应用,去年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签署《关于增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这是跨境数据在合法合规条件下,一个特别大的先行先试突破。

  例如,三地在医疗健康数据跨境的融合应用;生物科技类型的实验数据实现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提升当前产业应用 人工智能 技术的精确性、效率性;还有金融数据、信用数据等跨境流动,将企业金融风险与成本降低。同时,在这个数据跨境流动的进程中,会催生出新业态、 新产业 ,也将吸引更多国际顶尖的企业愿意落地大湾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另外一个方面是大湾区三地的优势互补。例如,内地有完整的供应链、产业链,从零部件生产、产品创造到消费场景等都特别齐全,香港则是有5所各具优势的世界百强大学,和顶级的底层科研技术与水平,施展双方优势,利用好香港科研实现“从0到1”,再推动内地创新应用实现“从1到100”的这种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将是未来大湾区深化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杭州市】  【ESG】  【ESG投资】  【华夏基金】  【李一梅】  【可持续】  【数字化】  【Steam】  【未成年人保护】  【温室气体】  【皮阿诺】  【家居行业】  【金牌家居】  【餐饮行业】  【海尔智家】  【董事会】  【企业社会责任】  【APP】  【金光集团】  【家电行业】  【老板电器】  【循环经济】  【万物新生】  【年轻人】  【上市公司】  【当升科技】  【信息披露】  【小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