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夯实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成为今年两会上医疗卫生领域代表委员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
“2012至2022年这十年间,我国三级医院数量增长117%,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缩减了8%。在老龄化和少子化的 势头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步履维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告诉第壹财经。
数据显示,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办理建议提案1470件,其中涉及基层卫生的约占1/10,内容包含:加强对基层的投入保障、县域医共体建设、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下一步,基层卫生能力如何提升?
盘活人才资源
基层卫生能力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基石。
张伟滨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目前存在一定困境,这主要是由于:人才引进、留住难,对照三级医院汇聚各类专科医师,基层医疗机构收入低,职业上升空间小,医师队伍建设步履维艰;部分乡村基层医院由于经费短缺不足,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全国政协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也表示,根据实地调研,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人才,超过半数的医疗任务都由乡村医师承担。基层医疗机构要能留住人才,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推动县乡村人才有序流动,打破县乡两级不同人员管理体制,支持人才“县聘乡(村)用”是一个很好的要领。
蔡秀军建议,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实施“县聘乡(村)用”,弥补基层医疗人才不足的短板,“好比,有县医院编制的医学人才,可以在县医院接受规培,但也有一部分时间轮流到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去工作。这样可以把人才资源盘活。”
2023年9月, 福建省 三明市 印发《关于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的意见》,给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医务人员的编制核定、使用和管理,和调配、招聘等方面赋予更多自主权。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全方位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提到,“在县域医共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的条件上,更加重视人员统筹使用,根据岗位需要,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
“基层医院要吸引人才,务必做到两点:一是薪资待遇要保障;二是职业发展有愿景。” 三明市 沙县区 总医院医改办副主任朱顺生对记者说,上述2份文件正在为吸引优秀人才、优化人才配置施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值得推进,也很容易在基层医院复制。”
朱顺生进一步称,在打破总医院与基层分院编制界限的条件下,不仅总医院的优秀人才可以顺畅下沉基层,基层业务骨干也可以上调总医院,这就为基层人才提供了较好的职业愿景。
不同化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走不同化发展路线。”张伟滨对记者说,这包含以慢病管理为抓手,或通过中医、康复理疗等行径,主动靠前一步去开展相关医疗服务。
张伟滨表示,具体来看,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开展居民健康连续性筛查,建立慢病患者动态健康数据库;为患有慢性病的居民制定健康计划,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运动、用药、监测等慢病防治管理方案;通过互联网医院建立24小时医患互动体系,基层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模式对患者进行系统随访。
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还可以合理配置中医资源,增设中医特色科室,拓展提供中药膏方、推拿、针灸等特色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或缔造社区康复中心,为居民提供康复治疗和评估服务,“这些都能逐步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看家本领。”张伟滨说。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不同化发展,朱顺生则表示,基层医院的未来在于健康管理与基本医疗,不能用专科医院标准来建设基层医院,这会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基层医院只要有满足基本医疗所需的硬件就可以,可借力医共体牵头医院硬件设施,通过建设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病理中心、远程会诊等来提升基层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
“其中的关键,是要以激励为导向,将医疗服务团队的薪酬与服务对象的健康水平挂钩,而非与医疗收入挂钩。签约群众的医疗支出越少,医保积余越多,预期寿命越长,医疗团队的健康绩效就越高,这样市县乡村才能真正联动起来,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包含医疗、康复、预防、健康管理等一体化健康服务。”朱顺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