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双碳”目标环境下,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能源转型的主力军,光伏产业近年来一直显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装机规模逐年大幅提升。光伏产业迅猛发展背后离不开可再生能源补助政策和广大民营企业参与,这也引发补助拖欠、民营企业如何参与电站投资等讨论。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汉元关注到可再生能源补助政策和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刘汉元建议要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法》,由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一次性解决历史上拖欠的全部补助。对于民营企业发展,他建议切实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禁止针对民营企业设置或变相设置准入障碍。
补助拖欠会影响公司投资信心
回溯过往,在电价补助机制的推动下,中国光伏行业迎来了发展热潮。这时,我国可再生能源补助拖欠问题也被行业关注。
刘汉元表示,补助资金来源于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该基金依照《可再生能源法》中有关规定设立,由全国范围内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和财政年度预算内安排的专项资金两部分组成。但迄今为止,财政并未安排过专项资金。换言之,基金来源于全国人民电费里收取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用于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推动能源转型所需要且应当给与的政策性支持。
他继续谈到,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普遍高负债规模、高资产负债率,政策波动将造成大量项目无法获得原计划补助,致使项目严重亏损,金融机构对发电企业贷款批复的条件将不复存在,项目资金流不能覆盖融资本息进而发生大量的金融债务违约,或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另外,政策反复造成项目已确认的补助下调甚至取消,大量企业将出现大规模计提坏账,造成资产减值。甚至一些已经出售给国企的项目,民企还有保电价的连带责任,进一步加重了民企负担。原本因补助拖欠引发的全产业链债务传导将进一步放大。
刘汉元建议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法》,由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一次性解决历史上拖欠的全部补助。对于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施展的带头作用、示范效应而言,对于推动我国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出口、保障就业而言,这笔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建议补助核查的审核标准不能“一刀切”。要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情况,根据老项目适用老办法,新项目适用新办法的准则,尊重历史,全面、慎重制定判定标准。建议2020年之前的项目以第壹次并网时间核定上网电价,2020年之后的项目,充分考虑疫情不可抗力及供应链等客观影响,将全容量并网时间要求延后半年。
最后,他建议对于已并入补助清单的项目,及时下发补助资金。不断营造老实守信的社会大环境。
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建立健全实施机制
刘汉元屡次提及增进民营经济发展。他建议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光伏电站投资,助力我国“双碳”目标落地。
刘汉元指出,国家出台系列支持政策给与了民营企业稳定发展的向往,有力提振了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但在具体执行进程中,民营企业在光伏发电项目开发中日益居于劣势,指标获取比例日益降低,市场也失去了公平的竞争环境。久而久之,可能会使行业失去生机活力、创新力和发展后劲,无益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需引起高度重视。
他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民营企业参与光伏发电领域投资的藩篱。切实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禁止针对民营企业设置或变相设置准入障碍,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建立健全实施机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天公地道、平等对待,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其次,建议精准施策、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各项支持政策。进一步明确和压实地方相关部门责任,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动各项措施落地,并加强对已出台政策的跟进督导,推动民营企业更大力度参与光伏发电领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