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综合分析研判,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这些目标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需要推进哪些方面的工作?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
增进消费稳定增长
NBD: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将施展哪些作用?
张燕生:今年GDP预期增速目标定为5%左右,高于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的预测。2023年我国投资和外贸的表现相对较弱,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2.5%。我认为今年的投资和外贸如果能够比去年有所加强,那么消费面临的压力就会减轻,“三驾马车”开足马力、协同发力,消费、投资和出口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平衡。
投资方面,与 新型城镇化 等相关的重大工程或投资是重点。另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将对投资发生非常有力的支撑。从中期来看,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极为重要。
消费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增进消费稳定增长。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增加收入会为消费提供基本支撑。长远来看,消费将成为重点。
外贸方面,我认为今年的总体形势应该会明显好于2023年。尽管存在一些不利的条件,好比可能加剧的贸易摩擦、“新三样”技术路径的变化等,但从整体上看,全球经济的复苏,尤其是我国经济的表现,将为我国外贸增长提供更好的支撑。
增强企业信心和预期
NBD:我们观察到,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您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2024年应该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张燕生:我们需要实施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加强就业保障。其中,增强企业信心和提高预期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企业对未来布满信心就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说,国企、民企、外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大型央企、大型民企和外资大厂等发展信心足、发展势头猛,就业毫无疑问会大幅增加。
NBD:在您看来,要支持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张燕生:一方面,短时间处理好有效需求不足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就会运行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长远来看,要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是重点。好比通过积极推进 新型城镇化 和新市民化等举措,将人才和资源要素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和地区吸引到高生产率的部门和地区,从而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其次,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化环境。第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第四,要增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五,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全国 统一大市场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最后,施展中国大市场的规模效应也是关键,要把中国大市场的规模优势施展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