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日本央行负利率即将走向终结 - 全球关注其货币政策未来路径

【日本央行】日本央行负利率即将走向终结 - 全球关注其货币政策未来路径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12 9:39:01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日本央行】 【负利率政策】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负利率

  新华财经北京3月12日电(崔凯)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即将结束已实施多年的负利率政策。据了解,日本央行已经为此做了周密的准备,包含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平稳过渡到新的货币政策框架。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12日表示,自1月以来已经看到了各种数据,本周会有更多的数据出炉,因此会综合考虑这些数据,以做出适当的货币政策决定。植田和男强调,会在看到良性循环后会做出正确决定。

  日本央行是全球首个实施负利率政策的中央银行,自2013年以来,通过这一非传统货币政策手段,试图刺激经济增长和提升通胀。然而,尽管日本央行坚持负利率政策,但其效果一直受到争议。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仅日本央行仍在执行负利率政策。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负利率的概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讨论层面。危机之后,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多个经济体的央行开始尝试突破以往的零利率下限,瑞典、丹麦、欧元区、瑞士、日本和匈牙利等六个经济体的央行相继实施了负利率政策。

  负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在面临低通胀和经济放缓时采取的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这种政策的一般原理是通过设置负利率,鼓励银行将资金贷出而不是存放在中央银行,从而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活动。这一特殊金融现象通常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银行存款利率为负;二是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利率为负;三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负。

  这种政策旨在鼓励银行增加贷款,以刺激经济活动,但同时也有可能造成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和金融市场扭曲等副作用。另外,负利率政策的效果在不一样的经济环境中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小心谨慎评估和执行。

  最新的数据显示,日本漫长的抗击通缩之路,终于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前有消息称,日本政府正在讨论正式宣布经济已经克服通缩。分析称,这一正式声明虽然只是象征性的,但将意味着日本经济的一个主要增长瓶颈已经被消除。但植田和男近期“泼冷水”,表示通胀目标尚未实现,央行将继续确认“工资和物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是否开始形成”。不过,在2月22日召开的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植田和男就2024年今后的物价预期表示,“预计和2023年底之前相同的上涨趋势将会持续”,“日本经济处于通胀而非通缩状态”。其承认,工资和物价的良性循环将会增强,暗示解除负利率政策的条件正逐渐成熟。

  日本央行即将结束负利率政策的行动,不仅是容易的利率调整。预计,日本央行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来维持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的稳定。说白了,即便在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政策之后,日本的金融状况也暂时仍将会保持宽松状态。另外,在负利率结束后,日本央行也不会持续、快速地提高政策利率。

  日本央行可能会继续利用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策略,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来控制长端利率,这样可以在不影响短时间利率的情景下,对整个收益率曲线进行塑造,以实现其通胀目标;继续通过货币市场的钱财供应操作(Funds-Supplying Operation in the Money Market,简称“FSO”)等工具,日本央行可以影响市场中的利率形成,从而间接控制短时间利率。

  另外,日本央行很可能会探索和开发新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可能不同于以往的短时间利率控制,而是通过其它渠道来刺激经济,如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或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同时,日本央行也有可能会继续执行量化宽松政策,即通过购买国债等资产来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以此来鼓励银行借款和投资,从而刺激经济活动。

  总的而言,日本央行在结束负利率政策后,或通过多种手段和工具来确保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平衡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会考量到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金融机构的健康状况。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日本央行】  【按兵不动】  【政策利率】  【基准利率】  【跌宕起伏】  【比特币】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