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自己前往洛阳旅游时,在互联网上预订了一间民宿。到了之后才发现,这家民宿开在一栋看起来像烂尾楼的大楼里,外墙没有装修,环境也较差。由于房间内疑似装修的气味很重,该网友最终选择午夜退房。(3月12日上游新闻)
出门旅游,选个好住处往往是第壹关。近年来,一些民宿要么价格实惠,要么装修别有风味,成了很多人的出行首选。但想必很多游客都有过类似体验:预订图片上,几乎每个民宿的内部装修都看着不错;但山遥路远来到实地,才发现周围环境破败不堪;想安慰自己“金玉其内,败絮其外”吧,又发现民宿内部也空气刺鼻、卫生堪忧——这些“请君入瓮”的网络营销宣传图,避重就轻、“话”说一半,更像是诱导游客下单的虚假营销。
近年来,消费者受网上夸大宣传误导,被某些民宿蒙骗的事情常有。有实际地址与预订地址对不上号的“幽灵”民宿;有拆迁楼里缺乏资质的黑民宿;还有些民宿,消费者以为贵点儿能换来品质保证,结果只是落入了价格虚高的陷阱……就拿该新闻而言,这栋楼里的民宿其实不是只此一家,但似乎少有商家将外部环境开诚布公。如此乱象,伤害的不只是消费者,更是城市形象和当地旅游市场。
说到底,“宰一个是一个”的做法终究只会自作自受。市场有监管,平台有审核,消费者也能利用评价机制“避雷”。把生意做成“干完就撒手不管,一锤子买卖”,这种短视行为只能“以身试法”。想要生意不“烂尾”,还是该以诚信为本,把服务做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