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辰
最近,一则《太原师范学院引进和稳定高条理人才管理办法》的截图在互联网上流传。《办法》规定,“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五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已达副教授任职条件因指标原因未晋升除外),我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守卫等服务保障岗位”,这时,“全职引进的高条理人才在我校的最低服务期为8年”。很多网友指出,“非升即转”是“非升即走”政策的变体,“非升即走”再次引发讨论。
以“非升即走”规则为核心的终身教职制度,起源于美国私立大学。我国高校引入“非升即走”最初是为了打破“铁饭碗”——高校教师原则上只进不出、只上不走,缺乏淘汰机制,使得高校队伍缺乏竞争力且“学术近亲繁殖”严重。
国内很多高校将“非升即转”视为“非升即走”的折中办法,可如果要转到后勤、守卫等服务保障岗位,无益于服务保障岗专业化发展,也于“青椒”职业发展无益,而且最低服务期为8年、聘期5年,晋升失败的教师无法选择是走是留,拒绝转岗的话要面临违约责任,从实际效果看,恐怕是代价更高的“非升即走”。博士结业年龄一般为28—30岁,经“非升即转”,36—38岁才能再就业,而过了35岁门槛,就业机会也会减少。这样的规定,对人才其实不友好。
除了规定内容,还让围观者感到不安的是,“以前只是985名校非升即走,现在地方名校也开始效仿”,让“青椒”们十分焦虑。在笔者看来,“非升即走/转”扩大化基本是一种一定。一方面,以前在头部高校晋升失败的教师,部分会向下一层级高校流动;另一方面,博士生数量日渐上涨:仅2023年,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在学博士生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青椒”竞争加剧,“非升即走/转”的范畴、难度都有可能扩大。地方高校实行“非升即走/转”,也是形势使然。
问题是,一些高校披着“非升即走/转”的外衣,行“收割”低价劳动力之实。真正保护学术自由、鼓励创新的“非升即走”,其实有许多讲究。好比,为了在试用期内选拔出真正适合留在学术界的科研人才,应给予教师学术自主权、非竞争性资源支持等,引导其追求高水准研究,在科研黄金期尽快成长、争取早日独当一面。而一些高校以长聘教职为幌子,晋升制度、晋升比例不明,把大量青年教师招进来,不仅没有资源支持,还逐年提高晋升标准。走形的“非升即走”造成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诱发过度竞争、“短平快”研究盛行,大大偏离了制度初衷。
如多位专家学者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科研范式变革重要时期,务必以超前眼光加强超前部署,不然就有迭代、降维风险。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厚培基础研究人才成长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沃土。不断完善“非升即走”聘任模式及其配套政策保障,使“青椒”们敢于挑战长周期、高风险、推翻性研究工作,愈发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