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 中微公司 披露2023年年报。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收入1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7%,创历史新高。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更多新增订单、新产品研发及验证的信息。
在业绩持续增长同时, 中微公司 获得多家明星基金青睐。公司年报及临时公告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公司股票获得诺安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机构旗下多只产品增持。
业绩创历史新高
中微公司 披露,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5%;实现归母净收入1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7%。
“2023年成为中微自成立以来,经营业绩最好的一年。”对于2023年业绩, 中微公司 老总、总经理尹志尧在老总致辞中介绍,占公司营业收入约75.1%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了55.4%和57.1%;在此基础上,2023年增长了49.43%,营业收入达到47.03亿元人民币。另外,公司的MOCVD设备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人民币。
中微公司 披露,公司过去20年开发了一个完整系列的15种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可以覆盖我国95%以上的刻蚀应用需求,在性能、稳定性等各项指标上满足先进制程客户的各类严苛需求。
除了业绩创新高, 中微公司 的竞争力还体现在多项指标上。好比, 中微公司 2023年人均年化营业收入超过350万元;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0.15%,比2022年提升0.56个百分点。
半导体设备赛道持续增长
“刻蚀设备和薄膜设备越来越成为更重要的、市场空间更大的设备品类,各占集成电路设备总市场的22%左右,而且还在持续增长。”尹志尧看好公司所处的半导体设备赛道。
广阔的市场给公司造成丰厚的订单。 中微公司 表示,公司2023年新增订单总金额约83.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3.2亿元增加约2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其中,刻蚀设备新增订单达到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1%。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赛道开拓上, 中微公司 也是斩获颇多。公司表示,近两年新开发的沉积各种导体薄膜的设备LPCVD和ALD,已经有4款设备进入市场,其中3款获得客户认证,获得了重复性订单。公司计划在2024年推出超过10款新型薄膜沉积设备,快速扩大产品覆盖度。
公司新开发的硅和锗硅外延EPI设备、晶圆边缘Bevel刻蚀设备等新产品,也计划在2024年投入市场验证。另外, 中微公司 通过投资布局了第四大设备市场——光学检测设备。
多家明星基金加仓
股东榜成为 中微公司 2023年年报的一大亮点。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获得知名机构青睐并加仓。
中微公司 十大股东榜显示,报告期内,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220.81万股,持股比例增至4.5%; 工商银行 -诺安成长混合型基金新进十大股东榜,持股786.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7%。
更多基金在2024年对 中微公司 进行了大幅加仓。公司2月1日发布的临时公告显示, 招商银行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基金、 工商银行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分别增持72.8万股、73.37万股,持股比例分别达到4.72%、2.08%。 建设银行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增持36.45万股,持股比例达1.79%。另外,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继续增持272.43万股,持股比例增至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