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代办退保?代办低息贷款?金融机构风险提示 - 警惕-代办-陷阱 守好个人信息 - 直击3·15

【消费者】代办退保?代办低息贷款?金融机构风险提示 - 警惕-代办-陷阱 守好个人信息 - 直击3·15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15 21:19:3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消费者

  “代办高额退保”“代办低息贷款”“代办征信修复”……近年来,很多人会收到类似的信息,随着一件件与“代理”相关的投诉案件越来越多,“代理”背后的一些机构或个人非法牟利的欺诈本质也日渐显现。

  随着一年一度“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热火朝天开展,针对花样繁多的各种“代办”业务,很多金融机构在发布“风险提示”时都不约而同地提醒金融消费者:要擦亮慧眼,警惕非法“代理维护权益”“业务代办”陷阱,理性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代办低息贷款?

银行提醒:谨防虚假贷款手机短信类诈骗

  今年刚刚过完春节,正月十六上午,常女士慌慌张张走进某银行营业厅,要求查询银行卡余额和明细,查询发现,她银行卡中4万多元的钱财已经被转出。在银行职员的追问下,常女士自述此前曾收到低息无抵押贷款的信息,且信息显示是由某银行发送的,因她目前确有资金需求,便点击手机短信中的链接想瞧瞧详细情况。随后的操作进程中,常女士按要求输入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输入完信息后,她突然回过神来,疑惑自己是不是被坑了?遂赶到银行网点查询,果然资金已经被转出。

  常女士的遭遇其实不是个例。如今,上网搜索关键词“代办低息贷款”仍能看到很多此类的代办信息,手机手机短信也常会收到类似信息:

  “您好,我是XX银行信贷中心的,向您推荐我行的一款信用贷产品……”

  “目前多家银行放款利息低,放款不用排队,看您近期需要多少资金?专业办理低息贷款……”

  【案例分析】记者发现,此类信息的发布者多以“专业”自居,冒充银行机构或银行从业人员做夸大宣传,以利率极低的贷款信息吸引急需用钱的消费者,或宣称可办理无需抵押的信用贷、经营贷等业务,诈骗消费者个人信息,或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消费者转账,给消费者造成巨大损失。

  业内人士提醒,每一个“代办低息贷款”业务的背后,往往是一个不法中介,一群非法分子,他们往往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机构的客服热线发送手机短信或拨打电话,以低息无抵押贷款为由,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诈坑钱财。

  【风险提醒】对此,交行 河南省 分行消保中心提醒消费者:

  1.手机短信内链接谨慎点击,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内自带的不明链接,不在链接中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2.不给陌生人转账,不轻易相信任何陌生人信息,不轻易在聊天中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3.钱款来往核对身份。亲戚朋友在微信、支付宝中借款、转账等行为,要与我进行核对。

  4.及时拨打110,难分真假或发觉被坑时,及时报警解决或联系银行客服将银行卡做紧急挂失,避免损失。

代理退保?

保险公司提醒:维护信息财产安全,警惕陷阱

  市民王先生在电脑刷到“全额无损维护权益指导、退保咨询”的宣传广告,由于当时自己经济压力较大、急需用钱,就想把之前办理的保险退掉缓解资金压力,于是通过网页广告与“代理退保”的机构联系办理“全额退保”。该机构自称为精湛的法律咨询服务公司,只要王先生授权代为投诉,即可将保单全额退保,但需签订“全权代理协议”,并先支付1000元定金。因急需用钱,王先生便签订协议并支付了定金。后期退保进程中,经保险公司耐心沟通,王先生决定不再退保,为自己保存一份保障。该代理公司得知后,胁迫王先生支付代理劳务费,并要挟若不配合就公开其个人信息且蹲点骚扰,王先生不堪其扰,只好付费了事。

  【案例分析】近年来,类似王先生的案例非常多,一些机构或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事项。随着非法分子的不断加入,“代理退保”曾一度逐渐显现产业化趋势。对此,国家已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共同整治“代理退保”乱象,维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

  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职员分析说,究其原因,“代理退保”行为其实不是真正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而是利用扭曲事实、编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行径,以“全额退保”为幌子,引诱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保单信息、手机号等个人敏感信息,唆使消费者签订代理服务协议,以获取高额佣金。“代理退保”行为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危害社会稳定。

  业内人士透露,上述案例中,王先生因被代理退保组织蒙蔽而造成了资金损失,但在具体案例中,还出现过不法组织使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及身份证复印件等个人信息,诱导消费者购买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其它公司保险产品以赚取佣金,甚至鼓动消费者参与非法募资。这些消费者一旦落入骗局,其投入的钱财就很挽回。

  【风险提示】对此, 新华保险 发布的危险提示中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代理退保”的危害。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有关工作的公告》(银保监发〔2021〕23号)第叁条:职业化第叁方、误导或唆使保险客户非正常退保行为属于黑恶势力。“代理退保”不仅危害消费者的财产安全,还隐藏集资诈骗风险、危害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其次,注意辨识操作手法。一是冒充监管职能部门人员,或以“与监管职能部门合作”“金融维护权益服务专家”“职业代理机构”等名义博得消费者信任,进行坑骗性夸大宣传。二是声称保险公司产品有问题或存在销售误导行为,若消费者继续持有将会发生巨亏或损失,诱导唆使消费者退费、退保。三是谎称可保证银行保险机构全额退还消费者各类罚息、手续费和保费,不成功不收费。四是以“职业代理”之名阻拦消费者与监管职能部门、保险机构之间的正常沟通,利用“信息差”诈骗消费者支付巨额费用。五是一些代理组织本身即为非法组织或是涉黑涉恶组织,消费者一旦不小心落入其骗局,极有可能受到要挟和恐吓等不法侵害。

  最后,认清非法代理退保潜在风险。

  一是失去保险保障的危险:非法分子故意捏造事实,唆使消费者退保,却不考虑消费者退保后引发的危险和后果,消费者退保后不仅丧失了风险保障,随着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危险。

  二是财产安全风险:非法分子在代理之前诱导或坑骗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咨询费”“服务费”,缴纳高额定金或是签订高额欠钱协议。

  三是信息安全风险:消费者提供的敏感信息有可能被非法分子恶意使用或泄露,并进行诈骗、借贷或非法募资等。

  四是法律风险:非法分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教唆、指使法律意识稀薄的消费者编造理由、伪造证据进行投诉、举报或诬告,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生活秩序,使这些消费者面临被诉讼或行政处理的法律风险。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  【*ST卓朗】  【股票上市】  【天津卓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强制退市】  【消费者】  【债务重组】  【金融监管】  【行政处罚】  【重大违法】  【退市风险】  【贷款中介】  【房地产】  【广州市】  【零首付】  【首付贷】  【网络营销】  【字节跳动】  【LPR】  【豆包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