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烟火人家》热播期间,围绕该剧关于亲子、家庭、婚恋、职场等话题一直没有停,其中,徐帆、马思纯显现出一种时而撕裂时而弥补的母女关系。有人不解读为何女儿明明已经很溃散了,但仍然会在母女关系破裂之际进行各种“修补”。其实,从心理学的视角而言,这是她不想留有遗憾。什么遗憾呢?“关系型遗憾”。这种遗憾会破坏我们的归属感。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遗憾,心理学家丹尼尔·平克把人世间的遗憾归类为4种:基础型遗憾、勇气型遗憾、道德型遗憾和关系型遗憾。
刚好,除了上述热播剧外,今年上映的几部电影也分别对应了这几种遗憾。我们来具体剖析一下,并瞧瞧丹尼尔·平克在新书《憾动力》里如何破解。
人生四种遗憾,这几部热门电影都有体现
《热辣滚烫》显现基础型遗憾
首先我们来看基础型遗憾。电影《热辣滚烫》中贾玲饰演的杜乐莹,大学结业后的十年,一直宅家啃老,碌碌无为,体重高达200斤,被各种嫌弃和反水。在跳楼轻生未遂后,她决意要为自己“赢”一次。于是,她苦练拳击,终于来到拳击赛擂台。她一次又一次被击倒,但仍咬牙坚持,终于成功击中对方一次。在她看来,自己终于“赢”了一次,弥补了人生一事无成的遗憾。
大多数人当然不像乐莹那么极端,但多少会不那么自律:暴饮暴食,陷溺于游戏刷剧……等到多年后身体健康、财务情况、生存技能都亮红灯时追悔莫及。
这种遗憾就是基础型遗憾。学业、工作上的偷懒,过度消费,不健康的饮食,单独一次不会造成毁灭性后果,但随同着时间推移,效果逐渐累加,最后造成不可挽救的严重后果。
基础型遗憾给人的感觉是,如果那时我努力就好了。其解决方案也隐含在一句谚语中:种树的最佳时机是20年前,其次是现在。晚行动总比不行动要好。
《飞驰人生2》显现勇气型遗憾
电影《飞驰人生2》中,赛车手张驰一直对于自己上次汽车拉力赛中夺冠成绩被取消而耿耿于怀。落下残疾的他,在驾校当教练。好不简单得到赞助参加一次竞赛,因为资金有限赛车没准备好,本想上场后即退赛,但一上赛道激情瞬间点燃,最终车队夺冠。张驰拼尽全力,就是为了不给自己留下勇气型遗憾。
丹尼尔·平克认为,稳定的生活平台虽然不可或缺,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许多研究都发现:随同着时间的推进,相比于曾冒过的危险,我们为没有冒过的危险而遗憾的存在性要大得多。
这种遗憾给人的感觉是,如果当时大胆冒险就好了。所以破解之法就是:勇敢地尝试吧。
《第贰十条》显现道德型遗憾
电影《第贰十条》中,公交车司机张贵生为制止小流氓欺负年轻女孩,不小心致对方颅内受伤,本是见义勇为却被定性为故意伤害罪。检察官韩明劝其认罪,以获轻刑,入狱三年。出狱后,他屡次上访被韩明屡次阻止,最后一次上访途中意外交通事故身亡。对此,韩明深深自责,他对张贵生发生了“道德型遗憾”。
与勇气型遗憾不同,道德型遗憾一般源于已采取的行动,而不是碌碌无为。
有时候,我们会在一些情境下做出违背誓言甚至伤害他人的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对这些选择问心无愧,但随同着时间的推进,内心终会受到谴责。道德型遗憾表明,在人类的基因和灵魂深处,隐藏着向善的渴望。
道德型遗憾给人的感觉是,真希望我那时做了正确的决策。解决方法就是:在优柔寡断时,请做出符合道德的决策。
《烟火人家》显现关系型遗憾
《烟火人家》里的孟明玮、李衣锦母女即便嫌隙频生,但彼此还是会为对方心痛,尤其是女儿李衣锦会主动和解,就是不想出现“关系型遗憾”。这种遗憾是指曾经完整或应该完整的关系出现了缺失。这种遗憾会破坏我们的归属感。而对归属感的切实需求,是人类的一个基本动机。
与配偶、伴侣、爸妈、孩子、兄妹、朋友、同学和同事之间未能建立关系或关系破裂,都会发生关系型遗憾。这样的人生不完整,人们会感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落。
关系型遗憾给人的感觉是,要是我主动联系对方就好了。但如果对方已离世,那就永远无法挽回。因此,假如你在意的关系出现了裂痕,那就打个电话,主动联系对方,说出你的感受,克服尴尬吧。十有八九我们高估了自己的尴尬,而低估了对方对我们的主动示好会感到多么欣慰。
修复遗憾最关键的是行动起来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遗憾,我们也总在纠结:要不要去弥补?怎么弥补?
对此,丹尼尔·平克的建议是:如果可以弥补已做的事情,即便身体或精神上仍会留有轻微的瘀伤,也要行动起来。如果无法弥补,我们也可以用“至少”思维来安慰自己,寻找不幸中的万幸:设想出更糟的情景,并为没有应验而心存感激。虽然这种思维本身不会改变我们的表现,但能改变我们对自己行为的意见。
可以采取下面的三步法,从遗憾中吸取教训,重新制定接着的决策。
1.自我表达:重温与开解
开诚布公能够减轻误解,把遗憾的事情告诉别人,或自己写下来。例如,贾玲把对妈妈的遗憾拍成一部电影,就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形式。表达遗憾,有助于减轻一些负担。
2.自我关怀:将遗憾视为正常的东西
想想看:如果一个和你面临相同困境的朋友或亲戚找你求助,你会友善地对待他么?你的遗憾是他人也有可能经历过的事情,还是说你是唯一有此经历的人?这种遗憾是代表了你生命中一个不愉悦的时刻,还是定义了你的整段人生?
在沮丧和失意的时候,与其贬低或责备自己,不如像对待他人一样给予自己温暖和理解。要认识到“不完美、犯错和应对生活的困难是人类共同经历的一部分”。
自我关怀鼓励,我们用凡事有度处理消极情绪,既不进行压制,也不予以虚构或过度认同。
3.自我抽离:分析和制定策略
运用“旁观者技巧”来审视遗憾。当我们被消极情绪所困惑时,不要一头扎进去,而是放宽视野,以一个超然事外的观察者身份观察我们的处境,就像电影导演把镜头拉远一样。
相比于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往往更擅长解决别人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像当事人那样沉醉在自己的细节中,而是能够看到他们无法看清的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