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回归服务消费本源,消费金融行业首份负责任标准发布

【消费金融】回归服务消费本源,消费金融行业首份负责任标准发布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1 6:34:1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消费金融】 【负责任】 【消费者】 【服务消费

  3月20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主办的消费金融高峰论坛在重庆举办。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现场了解到, 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 、恒丰银行、 浙商银行 、重庆农商行、蚂蚁消金、度小满等19家金融机构,签约成立了“消费金融服务联盟(重庆)”。同时,现场发布了消费金融领域的首份负责任标准,该标准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课题组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课题组共同撰写。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课题组责任人表示,从长远看,负责任的标准框架建立,可以在实践中转化成引导发展的方向,消费金融机构可以对照标准框架自律规范,共同探索应用、完善优化,好比增加消费者保护相关信息公开披露等。“这将有助于相关数据和信息的积累,未来可以形成具体的表现引导和评价体系,共同推动消费金融全行业的负责任发展。”

  拓展消费者保护范围

  近年来,通过“负责任金融”来强化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伦理责任,成为金融管理部门关注的关键。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提倡负责任金融宗旨,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业务数字化水平和其中的生态体系比较复杂,意味着消费者保护问题更加复杂,好比不光有机构自身行为、定价的问题,还有对消费者合理借贷的引导问题,合作方管理和进程中的 数据安全 问题等,都远超出传统消费金融业务关注的范畴。

  课题组从调研中也看到,很多机构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更多精力,还停留在降低消费者投诉等层面。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许进也建议,要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质量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要做负责任的消费金融,不是简单地消除和屏蔽所有的问题,而是通过引导各方的表现,持续完善消费者保护的市场环境,拓展消费者保护的范畴,提升消费者保护的质量。

  第壹次并入社会与环境维度

  据曾刚介绍,该标准主要围绕消费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表现导向,考量到全球范围内社会责任概念向ESG拓展升级的大趋势,和我国在当下发展阶段中,消费金融在支持国家战略中需要施展的关键作用,因此,在狭义的“负责任金融”主要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条件上,将环境、支持国家战略因素等广义的社会责任也并入自律框架,以此增进行业良性发展。

  第壹次并入的“社会与环境”维度,关注消费金融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当下聚焦在消费金融助力消费恢复、激发潜在需求上。近年来消费金融机构纷纷响应政策要求,通过增加面向消费的供给、降低费率等方式,积极参与促消费。

  但同时如何兼顾机构和消费者的金融健康,成为行业关注的关键。曾刚指出,在研究框架下,“负责任的消费金融”要关注包含过度负债、资金违规使用、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也从适当性管理、负责任的营销、合作方管理等维度提供指引。

  其实,已经有消费金融机构展开探索。以蚂蚁消金为例,通过精准授信、限制场景、提供管理工具等组合拳,来保证资金真实流向消费,避免消费者滑向过度消费。嵌入场景的花呗分期免息已经成为千万商家青睐的数字化营销工具,提振销售增长,释放内需潜力。花呗上线全国首个理性消费管理工具“账单助手”,提供账单管理、花超提醒、还款建议等功能,引导用户形成理性习惯,全国有约2.5亿人正在使用,超1亿为90后年轻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标准框架报告中,量化评价指数较少,更多以案例列举来显现机构实践探索。记者了解到,这是因为课题组在实际研究中遇到了数据获取的难点,一方面与我国消费金融机构发展历史比较短、积累比较薄有关,另一方面,此前机构披露水平不同,标准不统一,数据横向展示、比较、汇总都存在困难。

  “标准发布只是一个起点,希望消费金融机构能在这些负责任的领域增加实践,提高披露频次,在未来进程中逐渐完善。”曾刚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