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上市公司隐瞒5.7亿元回购款-曝光- 股价波动投资者损失该如何核算? - 局外人

【东方网力】上市公司隐瞒5.7亿元回购款-曝光- 股价波动投资者损失该如何核算? - 局外人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1 21:08:20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东方网力】 【投资者

  最近,北京金融法院发布《北京金融法院审判工作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在梳理提炼的条件上,白皮书发布了8个典型案例。其中,一则投资者诉某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引发关注。上市公司隐匿上报数亿元回购款遭曝光后股票价格波动,投资者就此诉至法院,应如何合理认定赔偿金额?

  白皮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某上市公司先后为多家公司提供担保,并协议约定向某公司回购信托份额,支付转让价款最高可达5.67亿元人民币,但该重大事项并未在年报中予以披露。

  比对信息可知,该违法公司为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方网力)。

  2014年1月,东方网力在创业板上市,但自2020年9月15日起,被实施其它风险(ST)警示,它也是创业板首批 ST股 票之一。该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摘牌。

  2020年11月,北京证监局对其下发《行政处理决定书》。经监管查明,东方网力因存在未按规定披露14亿元的对外担保事宜、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合同两项违法事实,被监管给予警告、同时处以4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理。

  具体来看,2017年4月21日,东方网力曾签署《平安财富*铂金1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合同之补充协议》,约定东方网力作为劣后级委托人认购信托单位的钱财预计为 0.63亿元人民币。

  同日,东方网力与中信国安(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安深圳)签署《回购协议》,约定东方网力于投资期限届满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受让标的信托单位,并足额支付标的信托单位转让价款。《回购协议》约定的回购金额最高可达5.67亿元人民币,占东方网力2017年年报经审计净资产的15.68%。但其未按规定在2017年年报中披露上述《回购协议》。

  上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理的落地也按下了民事责任诉讼的“启动键”。在隐匿的巨额违规担保、信托回购等信息被爆出后,该公司股票价格受影响发生波动,大量投资者纷纷向东方网力发起索赔,要求该公司赔偿相应损失。目前,东方网力投资者索赔案已进入尾声,案件诉讼时效止于2023年11月底。

  如何精准、科学地核定投资亏损,一直是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中的核心与难点。

  经过综合比对,北京金融法院委托损失核定机构对投资人损失进行核算,采用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共同研发的“多因子迁移同步对照法”,分别模拟投资者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和不存在虚假陈述行为两种情形下发生损失的比率,达到间接计算虚假陈述因素赔付率的目的。

  据介绍,该方法测算后的投资者损失与股票市场变化的一般规律更为吻合。新方法测算后的结果可以简单理解成:若投资者在股票价格高位时买入,虚假陈述因素赔付率较低;若在股票价格低位时买入,虚假陈述因素赔付率相对较高。

  北京金融法院指出,案件判决结果得到200余名投资者及被告当事人的一致认同,无一人上诉,充分实现了服判息诉的社会效果,使加害者承担其应负之责,也使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补偿。该方法为中小投资者维护权益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援,将有效提升中小投资人的投资信心,增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东方点评称,以往的“同步指数对照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证券市场时,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在此环境下,北京金融法院第壹次采用了“多因子迁移同步对照法”对投资人的损失进行核算,无疑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诉讼评估工具,有益于资本市场的法治化发展。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证监会】  【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