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资金】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5 4:08:32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财政资金】 【优化支出结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一丝不苟,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当前财政运行趋于平稳,但总体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个别地方收入与支出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保民生、稳增长、促发展的各项重要任务,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有力有效支持。务必凝聚最大合力用好政府“钱袋子”,充分施展财政资金效益。

  施展资金效益,要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结合发展优势和短板,提升财政支出规划的科学性。要根据实际对资金进行优化调整,避免分配结构固化、僵化。近年来一些地方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各部门对基数的依赖,推动从“先排钱再谋事”到“先谋事再排钱”的转变,就是一种积极尝试。优化支出结构还需健全过紧日子制度,持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规定。

  用有限的钱财办更多的事,需巩固统筹联动。政策上要强化协同发力,使财政与货币、就业、产业、科技、环保等政策取向一致、同频共振,放大组合效益。施展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实现“四两拨千斤”,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入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部门间要强化协调配合,推动更多惠企利民的财政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切实提升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充分施展减负增力、稳预期强信心的效能。

  花钱有没有达到预期,需要科学精准的“度量衡”。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随着实践逐步深入,一些领域绩效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评价方法相对落伍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很多地方已经抓住这个“牛鼻子”积极行动,加以改进。如江苏经过3年努力,分3批完成了省级部门1327个项目、2.6万个三级指标的分行业分领域指标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进一步立足实际结合需求,借助多元数据和信息技术,加快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条理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持续优化评价方法,真正实现精准问效。

  用好财政资金,对于做好民生保障、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具有关键作用。要着眼社会发展全局,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直面难题深入研究探索,汇众智集众力协作配合,让财政金额为经济社会注入更多动力。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冰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