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 塞力医疗 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非法,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塞力医疗 近期或因“AI医疗”等概念炒作,股票价格大开大合,收获3个涨停板后,又下跌超15%。
近期,很多上市公司频繁收到监管的立案通知。其实,2024年以来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侦查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已超过10家,还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包含被立案、警示、处罚等。
监管出手的案例越来越多,除了严监管还有重处罚,一些此前被立案的企业逐渐收到监管的处罚措施。
塞力医疗 收到立案告知书
3月25日, 塞力医疗 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3月25日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非法,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塞力医疗 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公司建立于2004年2月,总部办公地位于 湖北省 武汉市 ,2016年10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是中部地区第壹家沪市主板上市的医疗集约化运营服务提供商。
塞力医疗 公司最新总市值仅17.8亿元人民币,近期股票价格波动较大,3月18日至3月20日股票价格收获3连板。 塞力医疗 作为小微盘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或受游资参与炒作。
近期,AI板块巨头公司英伟达认证“下一个黄金赛道”或是AI医疗,一时引发投机资金疯狂追逐AI医疗相关公司。具体来看,生物医药公司巨头诺和诺德背后的企业基金会宣布将与英伟达合作,在丹麦建造一台AI超级计算机,运行英伟达的AI技术尝试发现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布局AI等信息技术的沪深A股公司成为市场焦点。如研发NLPearl遗传疾病 人工智能 临床决策支持全面的 贝瑞基因 一度连续4天涨停, 润达医疗 、 泓博医药 、 药石科技 等股票价格均迎来大涨。 塞力医疗 也被认为是该概念龙头公司之一。公司此前表示,将围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以互联网、 人工智能 、 物联网 、5G等创新技术)赋能医疗过程的智慧化升级,从而帮助医院升级智慧医院的改造,并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场景布局。
不过,题材炒作难以为继,股票价格最终回归基本面。近期, 塞力医疗 股票价格回调超15%。此前公司曾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全年归属净收入亏损1.15亿元至1.5亿元人民币,为连续第叁年业绩亏损。
今年已经有10余家公司被立案侦查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开年来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侦查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已超过10家,还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包含被立案、警示、处罚等。
近期, 中泰化学 、 *ST新纺 、 *ST美盛 、 ST奥康 、 卓朗科技 等许多家公司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立案通知书。
中泰化学 因涉嫌信息披露非法于3月份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立案告知书,近期控股股东中泰集团又收到立案通知书,另外,公司还收到多份监管措施决定书,包含前任老总、总经理在内的共多名前/现任高管、及相关责任人皆被警示。
因为涉嫌信息披露非法,2024年3月22日晚间, *ST新纺 、 *ST美盛 均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不一样的是, *ST美盛 公司实际控制人也一同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
3月15日, ST奥康 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老总王振滔分别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王振滔立案。
3月14日, 卓朗科技 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理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立案。
2月28日晚间, 超华科技 披露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非法,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梁健锋遭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
从立案侦查原因来看,“涉嫌信披非法”是主要因素,其次是“涉嫌内幕交易犯法行为”。
如 酷特智能 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张琰于2024年2月26日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犯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理法》等法律法规,2023年12月14日,决定对你立案。”
不过,与公司被立案侦查不同,公司董监高作为被调查对象往往对公司日常运营造成的影响较小。
监管连续定调强监管
监管出手的案例越来越多,除了正被立案侦查的企业外,一些此前被立案的企业逐渐收到监管的处罚措施。
红相股份(现为 *ST红相 )于2023年5月11日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非法,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今年2月27日, *ST红相 和实控人杨成等人收到监管职能部门下发的《行政处理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和相关人士因涉嫌信息披露非法及欺诈发行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预计被罚金额将超6500万元。
思创医惠 科于2022年10月28日收到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非法,公司被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2023年9月25日,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监管职能部门下发的《行政处理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2024年1月8日,公司又收到监管职能部门下发的《行政处理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综合 思创医惠 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表现、信息披露犯法行为,对 思创医惠 进行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570万元罚款,对当时担任 思创医惠 老总、总经理章笠中给予警告,并处以750万元罚款。
不难发现,近年来监管对违规犯法行为处罚力度和金额均变重变多。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监管全覆盖,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今年3月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党委扩大会议上强调,要依法从严监管市场,抓紧谋划严把IPO入口关、加强上市公司和证券基金期货机构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健全监管执法制度机制,强化监管问责,坚决打击财务做假、欺诈发行、操作市场、内幕交易等非法行为,切实维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要坚持通过深化改革强本强基,尊重规律、尊重规则,更好施展资本市场功能,有力服务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