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时间、10亿美元、10%成功概率”——人们经常使用这3个“10”来形容 创新药 研发的艰辛,但这也木有抵抗住中国药企前赴后继走上这条崎岖道路。
“ 创新药 的特征是啥?是前人没有做过,务必靠自己去探索,而且就连向哪里探索也是不可预知的,最终成功与否存在极大的变数。” 荣昌生物 老总王威东向记者表示。
荣昌生物 建立于2008年,虽然公司本身的历史不长,但其前身荣昌制药,已经成立了近30年,基本见证了中国现代化医药产业的崛起。自成立之初, 荣昌生物 便定位于开发创新的、有特色的生物药,从2008年到2021年, 荣昌生物 潜心研发,历经13年才终于迎来第壹个收获期。
2021年3月, 荣昌生物 自免用药泰它西普在中国获批,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双靶生物新药。尔后,同年6月, 荣昌生物 的维迪西妥单抗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在中国获批的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ADC(抗体药物偶联物) 创新药 物。
直到今天,基于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ADC平台和双功能抗体平台三大技术平台, 荣昌生物 构建了覆盖自身免疫、肿瘤和眼科三大疾病领域的产品管线。管线储蓄上, 荣昌生物 开发了20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
创新药 道路之艰难,“十年磨一药”的研发过程只是第壹步。王威东坦言, 创新药 在推广上更要经历一番“磨练”,对于中国 创新药 来说更是如此。
“拿泰它西普这个药而言,它在全球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是首创的,但最初大家很难接受这一概念,因为它是新药,研制的全过程我们都需要讲述明白,而且许多人还似信非信,怎么欧美那么多大药厂弄不出来,你中国一个小药厂就能弄出来了?所以推广新药不是容易的事。”王威东讲述道。
另外,推广新药遇到的另外一个难点在于销售团队的组建。“我们国内免疫学科发达水平是不够的,国内销售自身免疫药产品的企业很少,市场规模也小,因此我们在组建销售队伍的时候很难找到有经验的人,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地培养人才。”王威东表示,经过几年的培养,公司自体免疫药物的销售队伍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如今的700多人。
2022年3月31日, 荣昌生物 正式登陆科创板,在资本市场再一次成功完成借力跳跃,自此进入“A+H”时间。通过长期坚守赛道, 荣昌生物 也在逐步孕育果实。王威东介绍,今年公司继续将重心放在新产品的研发,和两大重点产品的商业化推广上。
王威东展望, 荣昌生物 的战略规划是要完成“三个转变”——从研发型公司到商业化公司的转变,从区域化公司到国际化公司的转变,从不成熟的企业到成熟公司的转变。目前, 荣昌生物 已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并在旧金山、华盛顿进行了布局,公司将作为国产 创新药 的重要代表持续迈出国际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