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成功调解涉澳商事纠纷

【深圳国际】成功调解涉澳商事纠纷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7 8:36:5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深圳国际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霭莹通讯员/丁洁廖秋颜)最近,江门恩平市沙湖镇某木合板厂的银行账户上收到了一笔从澳门打过来的货款,一场横跨大湾区两地的商事合同纠纷终于尘埃落定。这背后,是江门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下称“调解中心”),创新运用的“多元调解+国际仲裁+司法确认”模式。

  2022年11月,澳门某建筑公司从木合板厂采购了一批建筑材料,但因资金周转不灵,迟迟未能支付60余万元货款。木合板厂屡次联系对方未果,因资金链缺口经营也面临困难,只好向法院起诉。

  “简单判决可能面临执行不能的危险。”恩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陈婷婷认为,如果能以调解的形式解决纠纷,更有益于保障双方的利益。

  去年, 江门市 中级人民法院聚焦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与深圳国际仲裁院合作共建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引进了澳门高校法学教授及国际仲裁员、粤港澳大湾区执业律师等10名优秀法律专业人士作为首批商事调解员,进一步推进涉侨及涉港澳商事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澳门律师冯美莲便是其中的一员。接到法院委托后,她查到了该建筑公司在澳门的注册电话,联络上了被告人。两周后,双方终于愿意各退一步,进行调解。

  考量到被告入境参加调解时间成本较高,法院决定通过广东诉讼服务网进行线上调解。当天,原告方3人一早前往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商事纠纷调解室,在法官的主持下,通过视频连线了位于澳门的建筑公司责任人代表和特邀调解员冯美莲。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并在线签署了调解协议,建筑公司立即归还了货款10万元人民币,并承诺在半年时间里分8期还清剩余货款。

  “诉讼是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调解+仲裁’则是民商事纠纷的‘润滑剂’。”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副秘书长李一鸣说,该模式是企业的“性价比之选”,解纷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粤港澳大湾区】  【大文章】  【现代化】  【资本市场】  【深交所】  【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交易所】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