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的语言对话大模型,自动驾驶出租车、小巴,越来越“聪明”的人形 机器人 ……AI正肉眼可见地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算力是这些改变的“基底”。
前海是深圳 人工智能 产业的重要聚集地。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前海 人工智能 企业达289家,其中基础层39家、技术层37家、应用层213家,即超7成企业集中于应用层。
AI快速发展的浪潮下,深圳前海也在加快AI基础设施的建设。
目前,博 大数据 深圳前海智算中心举行开园仪式,一期可支持算力规模达40,000P,为前海区域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而在今年首个工作日,前海深港 人工智能 算力中心举行点亮仪式,由前海科创集团与商汤科技共同缔造,将建成算力500P。
“前海构建AI产业生态,算力是重要的‘土壤’。保障AI企业运行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新企业布局前海的吸引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胡振宇认为,前海未来还应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有所建树,由此进一步增强AI企业的集聚度。
智算中心频繁落地只为离“客户”更近
近几年,深圳抢跑“新基建”,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223亿元、增长8.6%,2024年立下的“小目标”为1400亿元人民币。今年的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推动国家算力总调度中心、国家级 人工智能 训练场落地,建设全市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
梳理今年以来落地 深圳市 的算力“新基建”可以发现,前海成为“大热门”。
作为深圳投入规模最高的智算中心之一,3月18日,博 大数据 深圳前海智算中心举行了开园仪式。据了解,该项目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人民币,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整体规划容量约为15,000个标准机柜,一期可支持算力规模达40,000P,为前海区域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
而在今年1月,前海科创集团与商汤科技合资成立“前海深港智算科技有限公司”,缔造前海深港 人工智能 算力中心。项目一期总投资4.66亿元人民币,将建成算力500P(FP16),AI算力规模每秒50兆(亿亿)次,相当于一小时可完成16亿张图像处理;190万小时语音翻译;0.7万公里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
在智算中心建设上,博 大数据 已布局 京津冀 、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地区等“ 东数西算 ”枢纽节点;商汤科技也在 上海临港 布局了华东地区首个落地运营的超大型智算中心——商汤科技 人工智能 计算中心,目前是亚洲最大的智算中心之一。
来到大湾区,深圳前海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究其原因,前海集聚了大量的AI应用层“客户”。智算中心落于前海,即是离“客户”更近。
据深圳 人工智能 产业协会统计,截至2023年底,前海拥有289家 人工智能 企业,超7成集中于应用层,代表性企业包含思谋科技、微众银行、小马智行等。
“前海在金融、物流、交通、商贸、先进制造等产业,和港口、机场、会展、城市新中心等平台,有非常丰富的AI应用场景,尤其服务业领域的很多大模型(企业)都在洽谈中。”深圳 人工智能 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透露。
例如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罗兰贝格曾预测,2018年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对算力的切实需求将增加390倍。而在前海,小马智行Robotaxi穿梭于前海嘉里中心、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核心点位,未来该公司还计划推出“港口及临港 无人驾驶 智能解决方案”,将自动驾驶场景拓展到港口物流。
又如金融领域,传统金融存在信息不同步、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等诸多问题,AI则可通过快速分析大量数据,帮助金融机构更好识别和预防坑骗行为,同时确保监管合规性。而“AI+金融”的实现,前提也是有规模化的算力支撑。
“大湾区作为 人工智能 产业集中地和国际金融发展重点区域,为智算中心发展提供了天然市场。基于‘金融支持前海30条’等政策,我们希望在金融领域再往前走一点。”博 大数据 首席执行官张永健向记者介绍,博 大数据 深圳前海智算中心1/3人员有金融领域的服务经验,未来将利用好前海跨境金融的一系列政策,以前海为据点,探索金融服务的粤港澳一体化协同。
除了离“客户”更近,算力平台布局前海还有“金银财宝”支持。根据前海管理局2024年“一号文”《关于支持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的若干措施》,前海将支持企业建设智能算力中心和智能算力调度平台,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将按上一年度实际投资额的5%予以资助,每个平台最高资助2000万元。
以数据跨境流动“打通动脉”
一步步补足算力短板的前海,在AI浪潮中承担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去年12月印发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简称《前海规划》)赋予前海“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两个新定位。基于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需求,和现代服务业对要素流动的高要求,前海有望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有所建树,为 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 数字经济 时代,数据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前海可以与香港开展试点,让数据在安全、脱敏的情景下,实现一定的跨境流动和利用。”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认为。
胡振宇同样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数据开放将为AI产业发展“打通动脉”,前海可参考 上海临港 片区,以授权清单等方式突破法律和政策障碍,建设离岸 数据中心 ,增强国内外AI企业集聚度。
记者了解到,离岸 数据中心 通常设立在特殊监管区内,即法律上的“境内关外”,可使用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实现数据和信息上传、下载自由流动。
2020年4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0-2025)》提出,利用上海关口局及国际通信海缆等资源优势,在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 数据中心 试点研究,并探索国际互联网访问监管新模式。
《前海规划》也提到,将建设面向将来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数据服务体系,构建开放安全的国际数据环境,研究推进深港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拓展深港数据融合应用。
相关探索已经开始。去年9月,国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发布前海深港企业办公两地通产品,为前海和香港两地设有分支机构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办公、会议场景下的高速网络传输服务;11月,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建设工作启动,建成后首阶段将在跨境金融领域开展试运行。
“深圳湾已经有主力光缆连接香港,数据的物理进出是没啥问题的。可以探索在前海设一个AI专区或AI小镇,在特定区域允许数据开放。而且应该是热数据(访问频率高、对业务和应用重要的数据)的开放,这是广大企业所期望的,毕竟AI是一个面向全球的行业。”胡振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