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关注罕见病增进健康公平可及”分论坛上表示,要努力降低罕见病药物研发成本,包含减少罕见病临床试验数,对二期临床有明显疗效的,可以商酌直接上市,不能再做三期临床。另外,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对罕见病开发给予一定的补助。
毕井泉介绍,罕见病在很多国家的定义都是病发数量低于一定数量的疾病。我国罕见病采取目录式管理,目前已经公布了两批罕见病目录。统计罕见病人数,对于药品研发、建立保险精算制度,给保险产品定价,是非常重要的。
“罕见病的突出问题是无药可用。罕见病的药物开发是科学上有意义、现实中有需要、可是不具备经济可行性。企业投资人基本没有积极性开发罕见病药物。因此,鼓励企业开发罕见病,务必尊重企业自主定价的权利,建立罕见病药物开发、使用生态系统很关键。”毕井泉称。
他表示,鼓励罕见病药物开发创新,需要重视专利保护和数据保护。目前,数据保护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需要抓紧研究相关制度落地。对于专利保护,建议给开发人20年市场独占专利的权利,包含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两大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