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三大跌后,周四A股迎来反弹,其中深成指以1.31%领涨,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上方。成交额较前一日放量434亿元人民币,达9322亿元人民币。盘面上,低空经济东山再起,以9.06%的上涨幅度高居概念板块首位。AI、消费电子等也表现强势。相反,银行股陷入调整,收盘下跌幅度1.24%,成周四唯一下跌行业。
01
1800亿龙头跳空大跌
而说起银行股,就不得不提 光大银行 了,因为其不仅是周四下跌幅度最大的银行股,还是周四下跌幅度最大的千亿巨头。
周四, 光大银行 开盘大跌5.06%,开盘后快速振荡走低,盘中下跌幅度一度超过9%并迫近跌停价,至收盘时大跌7.14%,创下2020年2月3日以来的逾4年最大单日下跌幅度。从市值角度看, 光大银行 周四蒸发约142亿元人民币,最新为1843亿元人民币。
而此次大跌之前, 光大银行 刚刚走过一段明显的拉高期。从2023年12月21日触底反弹开始,一路振荡上行至3月27日盘中的3.38元反弹新高,约3个月时间,最大上涨近20%。
光大银行 H股周四下跌幅度更大,盘中下跌幅度一度超过13%,至收盘时下跌12.79%。
02
业绩不及预期惹的?
对于 光大银行 周四股票价格的大跌,从很多媒体的报道来看,其最新披露的2023年年报成了导火索。
3月27日晚, 光大银行 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56.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2%,归母净收入为407.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6%。数据显示,这是 光大银行 自20十年首发上市以来,年报业绩的第壹次负增长。
单看2023年第四季度的话,数据还要难看点。根据年报数据,可知 光大银行 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的归母净收入为31.02亿元人民币。而2023年第叁季度, 光大银行 的归母净收入为136.87亿元人民币,2022年第四季度为82.77亿元人民币。说白了, 光大银行 2023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同比下滑62.52%,环比下滑77.34%。
另外,其它一些银行股指标上, 光大银行 也表现一般。好比不良贷款率1.25%,与2022年底持平;拨备覆盖率181.27%,比2022年底下降6.66个百分点。还有2023年分红,也比往年有所下降。
据财联社报道,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单纯从分红的视角来看,今年 光大银行 的分红情况的确稍显落伍,加上利润负增长,这可能是该行股票价格出现动荡的原因。
03
行长紧急“灭火”
面对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在 光大银行 3月28日召开的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 光大银行 行长王志恒表示:“光大经营基本面稳定,没有应该披露而没有披露的重大风险事件,请大伙放心。对 光大银行 的未来,我们布满信心,大家对此也不必过度担忧、过度解读。”
至于2023年净收入下滑,王志恒表示,主要因素是增加了16.77亿元的信用减值拨备,目标是为了夯实资产质量,而这对短时间的收益能力的确发生了一定影响。
04
股吧里炸锅了
不过, 光大银行 的17.82万户股民,对于周四的大跌,显然不淡定了。有股民表示这种跌法还是银行股吗;也有股民表示30天的上涨幅度一天就跌没了;还有股民在说一个银行业绩一年比一年差,分红也一年比一年少。
05
机构、外资均在抛售
而从3月28日的龙虎榜数据来看,机构席位和 沪股通 席位均有上榜。其中有3家机构席位现身卖出前五席位,合计卖出金额为2.3亿元人民币。而 沪股通 席位在买入1.03亿元的同时,卖出3.42亿元人民币,即周四净卖出2.39亿元人民币。
06
银行股普遍下跌
当然了,周四不止 光大银行 在跌,整个银行股都表现欠安。 交通银行 、 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渝农商行 、 兴业银行 、 工商银行 均跌超2%。整体而言,42只银行股,周四有39股是下跌的,占比约93%。仅 重庆银行 小幅上涨0.55%。另外的 紫金银行 和 浦发银行 平盘收盘。板块指数周四则下跌1.24%,是A股唯一下跌的行业板块。
07
金融股业绩喜忧参半
当前正值2023年年报或业绩快报披露期,而周四银行股的弱势表现似乎是近期金融股喜忧参半的业绩的反应。
东方财富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19点,金融板块(银行、保险、券商)中已经有17家千亿巨头披露了2023年年报或业绩快报。整体来看,业绩不如往年那般稳健。
好比 中国人寿 业绩同比下滑超过30%, 浦发银行 、 中国平安 业绩下滑超过20%, 中国人保 下滑超过10%。还有 中信证券 、前述 光大银行 的业绩也是同比下滑的。
而在业绩同比增长的千亿巨头中,多数是以个位数增长, 工商银行 和 交通银行 甚至不足1%。只 华泰证券 和 宁波银行 是两位数增长。
08
机构仍看好金融股
虽说近期金融股呈回调之势,和很多龙头股业绩一般,但在很多机构看来,金融股,尤其银行股仍具备配置价值。
长江证券 的最新研报指出,3月以来市场风格等短时间因素造成银行股调整。但中期维度而言,红利价值重估的理论没有改变,经济降速、利率下行环境下,股息率和无风险利率的利差仍有收敛空间。
财信证券则表示,随着银行板块净息差压力缓解,同时随同无风险利率中枢持续下行,银行板块高股息率造成的绝对收益空间进一步凸显。未来随着存量风险出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望带动银行估值修复。
当然了,市场普遍看好金融股的一个核心因素,在于当前市场对高股息资产的热爱。 申万宏源 表示,4月基本面改善可持续的方向相对稀缺,从稳态高股息和动态高股息中找估值重估的机会是方向。同时,4月业绩期分红比例提升可能迎来集中验证期,这将强化高股息的思潮,高股息的进攻性可能增强。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