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更名后首份年报,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扭亏为盈,高管详解三大领域风险处置

【中信金融资产】更名后首份年报,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扭亏为盈,高管详解三大领域风险处置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9 20:44:02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中信金融资产】 【2023


K图 02799_0

  3月29日,完成更名的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产”)召开业绩发布会。该司全年实现收入总额758.0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105.2%,实现归母净收入17.66亿元人民币。年末资产总额9681.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1%。

  财报指出,归母净收入扭亏的原因,一是深化业务协同,积极拓展市场,强化资产管理,叠加资本市场化趋势较上年度有所改善,权益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对公司全年盈利有积极贡献;二是积极开展市场化 债转股 业务和特殊机遇投资业务,改善资产结构,优化资产配置;三是受经济环境和行业整体影响,为进一步夯实资产,本期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41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奠基了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条件。

  中信金融资产执行董事、总裁李子民进一步解释,2023年新增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410亿元中,主要涉及收购重组类资产、收购处置类资产、其它债权资产等。加入中信集团以来,新增投放的信用风险资产没有出现一笔不良。

  总体来看,中信金融资产回归主业的势头明显。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总额669.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8%。

  从业务收入构成来看,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及单户不良债权230个,新增收购规模超1450亿元人民币。同时,收购处置类业务全年处置资产282.17亿元人民币,处置资产同比增加7.1%。

  重组业务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数据显示,中信金融资产本质重组等其它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期末投资余额为967.5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55.6%,实现收益45.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通过纾困盘活,带动金融机构近600亿元存量项目实现复工复产。股权业务方面,重点布局 新能源新材料 、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行业。

  对于市场关注的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房地产和城投债务问题,总裁助理袁彩平表示,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方面,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监管机构沟通合作,积极对接各地金融风险化解需求,通过参与风险金融机构清产核资、改革重组及助力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处置等方式,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2023年,公司共收购中小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规模479.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1%, 其中城商行256.54亿元人民币,农商行132.48亿元,农信社及农村合作银行90.22亿元人民币。

  房地产纾困方面,中信金融资产联合中信旗下子公司,化解了一批房地产企业风险。通过盘活问题企业、问题项目,预计保障约4.5万套商品房按期交付,带动金融机构近600亿元存量项目实现复工复产,支付上游材料供货商欠钱84亿元人民币,兑付房地产企业发行理财产品45.6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面,通过存量资产盘活、违约债券收购等方式,参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2023年共投放地方政府平台存量盘活类项目45个、规模200.90亿元人民币,有力支持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压力。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反倾销税】  【Ltd】  【2023】  【贵州银行】  【房地产】  【ST聆达】  【2024】  【中国证监会】  【达华智能】  【福建证监局】  【在建工程】  【工商银行】  【净利润】  【资金链】  【ST英飞拓】  【2019】  【应收账款】  【诺辉健康】  【朱叶青】  【董事会】  【执行董事】  【董事长】  【晓鸣股份】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信息披露】  【监管函】  【美邦服饰】  【周成建】  【警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