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中信金融资产,重磅发声!

【中信金融资产】中信金融资产,重磅发声!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9 23:22:27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中信金融资产】 【2023】 【不良资产


K图 02799_0

  从“中国华融”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后,最新业绩来了!

  目前,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发布2023年度业绩公告。2023年该公司实现收入总额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2%;在计提减估值约410亿元的条件上,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收入17.66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75.87亿元),成功实现结束亏损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10亿元人民币,资产质量得以进一步夯实。截至2023年底,中信金融资产资产总额为9681.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1%。

  回归主业方向上,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不良资产经营分部资产占比为76.1%、收入占比为88.4%,分别较上年提高0.4个和2.4个百分点。化解金融风险力度加大,不良资产包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收购中小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规模达479.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1%。加入中信集团以来累计实施房企纾困项目47个,预计保障约4.5万套商品房按期交付。

  3月29日下午,中信金融资产举行2023年业绩发布会,公司老总刘正均、总裁李子民、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杜文辉等多人出席会议,并就公司业绩发展情况进行说明。

两年三步走

向“五年成为行业标杆”进军

  刘正均在会上介绍,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经营业绩结束亏损实现盈利,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经营业绩大幅提升。2023年在计提减估值约410亿元基础上,实现归母净收入17.6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大幅减亏295.53亿元人民币,实现收入总额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2%,利息支出为345.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自2022年3月30日加入中信集团以来,到今天整整两年时间。公司以缔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化险标杆为目标,结束亏损实现盈利走上正轨。”刘正均称,加入中信以来,新投放的项目直到今天没有出现一笔不良。

  刘正均表示,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中信金融资产提出了“两年三步走”:即即2024年上半年力争在主业转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到2024年末全面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到2025年末全面实现“三年质效明显提升”,同时向“五年成为行业标杆”进军。

  刘正均称,2024年中信金融资产要强主业、增收入,缔造主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围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定位,主动布局“大不良”的领域,提高收购处置、并购重组、股权投资和特殊债券投资四大业务能力,以投行的思维加投资的能力来做强不良资产主业,更加有力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

  同时,中信金融资产要“活存量、优资产”,推动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刘正均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向存量要效益,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同时,把握政策机遇,优化资产结构,牢固树立“管好风险就是创造效益”的宗旨,全面加强整个体系的建设。强化战略引领,深入研究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深挖发展潜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信息技术的建设。

不良资产行业仍是蓝海

  据李子民介绍,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业务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实现收入总额7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05.2%。其中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收入总金额达669.5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10.8%,经营发展显现向好趋势。截至2023年底,中信金融资产的资产总额为9681.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1%。

  主要业务方面,李子民表示,公司深耕不良资产主业,积极施展逆周期调理作用。全年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及单户不良债权230个,期末不良包余额为1844.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4.86亿元人民币。

  处置力度上,2023年中信金融资产处置资产282.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7.1%,已实现收益40.12亿元人民币。在全年新增收购的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中,来自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收购成本为270.49亿元人民币,占比为80.3%,较上年末增加98.28亿元人民币。

  展望未来发展,李子民认为,新起点布满新希望。从宏观形势看,2023年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扩内需、调结构、提信心、化风险,经济总量回升向好。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上升,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仍需加力。下一阶段预计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理,加上政策工具创新,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监管政策看,监管职能部门进一步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重点领域风险化解中施展关键作用。出台房企纾困专项贷款,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试用期限,进一步明确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要求,继续实施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为AMC化解风险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从行业发展看,市场需求仍然突出。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已连续4年超过3万亿元;非银金融不良规模快速增长,规模预计超过万亿元;实体经济低效资产盘活、公开市场特殊债券投资、上市公司股东纾困需求持续攀升;央国企“两非”“两资”清退剥离造成结构性业务机遇。不良资产行业的未来仍是一片蓝海。

  另外,李子民介绍,作为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的最后一块拼图、金融全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中信金融资产是中信集团完善金控疆土、缔造产融并举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金融服务的重要单元,具有逆周期调理、化解金融风险、通顺要素循环的特殊功能作用。

  “中信金融资产的突出特点是从存量入手,收购处置不良资产,具有银行、证券等主要从事增量业务的机构不同 的逆周期调理业务功能。因此,可以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一起,携手缔造中信‘联合舰队’,共同挖掘综合金融服务的市场机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助力社会发展。”李子民称。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创世纪】  【2022】  【2023】  【子公司】  【员工持股计划】  【中科软】  【非交易过户】  【希荻微】  【募集资金】  【希荻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警示函】  【华安证券】  【华富基金】  【高股息】  【投资策略】  【南京公用】  【宇谷科技】  【标的公司】  【电池续航能力差】  【智能制造】  【能之光】  【毛利率】  【长城国瑞证券】  【首席信息官】  【厦门证监局】  【信息技术】  【五一视界】  【数字孪生】  【上半年】  【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港交所】  【数字孪生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