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破产重整!柔宇科技被申请破产审查 - 被执行金额已超30亿元

【柔宇科技】破产重整!柔宇科技被申请破产审查 - 被执行金额已超30亿元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29 16:53:45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3月29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曾经的“ 独角兽 ”企业柔宇科技已经被申请破产审查。

  天眼查信息显示,3月29日,深圳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分别为自然人张某、王某某、郭某某。

  停止运营

  破产重整的结果其实不令人意外。从近年来持续的“股权冻结”、“限制消费”、“强制执行”、“欠薪”风波,再到如今的“破产审查”,曾经的资本宠儿柔宇科技,近年来已经被各种负面标签缠身。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去年6月还曾宣布与向阳文旅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但行业的合作与帮助似乎对公司而言仍是无济于事。自2023年12月4月,该公司的官方公众号等平台均停止了更新。

  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已经有2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已超30亿元人民币。深圳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于2012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刘自鸿,注册资金3.6亿人民币,由刘自鸿、中信资本(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负面标签缠身的背后,是烧钱的产线和复杂的商业利益纠葛,难以撑起刘自鸿的梦 想和情怀。去年12月31日,柔宇科技开创人刘自鸿还曾在微博感慨,“不管顺势还是逆境,年少还是岁老,人生永远有一种美好的东西,叫做希望。”如今看来,刘自鸿在柔宇科技的期待或许已经破灭。

  缺钱窘境

  至少有8年的时间,柔宇科技曾光环加身。2012-2020年的8年间,在资本的追逐下,柔宇科技迅速完成从A至F轮共13轮融资。

  在投资人们看来,柔宇科技的技术一直是超前的,但往往0到1不是最难,1到100的蜕变才是最难。一直没有过硬的产品可以造成资金流,加之作为创业公司,柔宇科技相比以往的制造业公司而言远没有深厚的产业化积淀,却在从科技到商业的转化进程中,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自建生产线,使得柔宇逐步陷入资金困境。

  有柔宇科技相关责任人透露,柔宇此前获得的融资基本全都投进了自建生产线,仍然深陷“缺钱”窘境。

  2017年,刘自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建产线的原因,表示其实是迫于无奈: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想自建产线。但在2014年发布技术后,很多的制造行业包含面板的制造公司找来跟我们谈合作生产的事情。但我们在接触后,觉得不太简单去推进,原因在于有些制造商希望我们把技术、工艺先拿到他们的产线上去全部跑通后,才签合同,而不是先签。“换位思考一下,我们的团队怎么能答应?因为没有保障,工艺和配方等东西是没有办法通过专利进行保护的。团队有许多疑虑,就无法进行下去。”

  但熟悉柔宇的投资界业内人士认为,正因柔宇选择了自建生产线的道路,才将其逼至欠薪亏损,投资机构望而生畏的境地。业内投资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分析,技术身世的刘自鸿低估了自建生产线的烧钱速度,即便是百亿资金,自建生产线也能很快烧光,“团队对生产线的烧钱速度没有准确判断,即便是好的技术也浪费了。如果选择与拥有成熟生产线的企业达成合作,结果或许会不一样。”

  柔宇自建的号称世界首条的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位于深圳龙岗,2015年10月开始筹建。这座占地10万平方、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的柔性屏生产基地,2016年正式动工并逐渐启用,2018年6月即宣布实现量产。

  可是,这条生产线的量产能力也备受疑问。此前,南都曾报道了柔宇的“量产难”困境,除了与多个大客户之间的交易存在蹊跷,在产能方面,招股书显示柔宇的产能利用率也其实不高。全柔性显示屏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设计产能分别是11.67、46.67、23.33千张,但实际产能分别为1.76、14.56、1.23千张,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1%、31.2%和5.3%。可见公司产能远未饱和,生产线可能存在大量闲置情况。

  在柔宇科技的生产线宣布量产后,南都湾财社记者曾向柔宇方面发出前往生产线采访的申请,但未获柔宇方面应许。现在看来,拒绝外界到访或许也与其量产“困境”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如此,柔宇科技曾经的确拥有过硬的技术实力,行业也曾有许多解救柔宇的声音。2022年4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刘姝威曾力挺柔宇科技,两度发文呼吁解救,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过,从其现状来看,行业的合作与政府的帮助似乎对公司而言仍是无济于事,刘自鸿也需要在其它路径中探寻新希望。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