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胡晓炼 -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中 政府资金要扮演风险-缓冲垫-

【一带一路】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胡晓炼 -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中 政府资金要扮演风险-缓冲垫-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3-31 21:54:39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一带一路】 【阿塞拜疆】 【投融资

  要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 一带一路 ”的底色——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有关“ 一带一路 ”绿色投融资的话题引起了与会者的热议。

  3月28日,“ 一带一路 ”绿色投融资圆桌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召开期间举办。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表示,近年来,“ 一带一路 ”的目标进一步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结合,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施展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潘基文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绿色投融资的钱财来适应气候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在绿色投融资方面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除了政府资金,如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 一带一路 ”绿色投融资合作中?如何解决绿色资金融资难的问题?

  在圆桌论坛结束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老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  

  政府资金可作风险缓冲垫

  实现“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绿色是最为核心的因素。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近年来,人民银行推动多家中外金融机构,共同发起了《“ 一带一路 ”绿色投资原则》,参与机构成为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绿色资金的重要提供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圆桌论坛现场注意到,有参会嘉宾表示,一些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在绿色投融资领域仍面临挑战,希望引入更多私人或社会资本参与到“ 一带一路 ”绿色投融资当中。

  如何打消社会资本参与“ 一带一路 ”投资进程中对风险的担忧?胡晓炼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性资金是公共资金,是财政出的,因此这部分资金在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的时候,可以身为一个资本金或身为一个劣后债权。

  胡晓炼进一步表示,现在一些多边金融组织,他们的钱财投向“ 一带一路 ”进程中,可以视为优先资金,假设项目出现问题的时候,为保证其资金安全,务必优先偿还,只有在这种情景下,商业资本才愿意参与进来。

  “政府资金进来了,要起到带动作用。”胡晓炼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所谓带动就是要成为一个风险的“缓冲垫”,这样商业资本的危险就会减少一些。另外,国家机构的政策性资金虽然也来自市场,可是信用等级高,所以融资成本比较低,就可以提供优惠资金,由此一来这些项目的可负担性就增强了。

  “因此,政府资金进来可以作资本或作风险‘缓冲垫’,国家机构的低成本资金可以增强项目的可承担性,在这两个条件的加持下,商业资本就愿意进来了。”胡晓炼向记者表示。

  对绿色资金要增加激励性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圆桌论坛上表示,当前“ 一带一路 ”的融资还面临一定的困难,“有供给、有需求,资金还是要更好地组织好,大家要群策群力,想法子把融资问题处理好”。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 养老金 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胡晓炼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资金要增加激励性,好比监管职能部门对投向绿色金融领域的贷款,和投向普通项目的贷款,在监管标准上可以有相应的不同化。

  胡晓炼认为,对于绿色投融资领域的项目,监管的宽松度可以比投资普通项目要更大一些,这样机构就愿意去投了。“在这方面,我认为还有比较大的优化空间。”

  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曾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加大绿色投融资的支援力度,积极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化的准则,以贷款、股权、债券等方式,支持了一大批风电、光伏等“ 一带一路 ”绿色项目。

  “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共建国家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引导中资金融机构加大对‘ 一带一路 ’绿色项目的支援力度,推动共建国家机构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更好支持‘ 一带一路 ’绿色投融资。”潘功胜说。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一带一路】  【进出口】  【马丁·雅克】  【现代化】  【中国市场】  【ETF】  【资本市场】  【科技创新】  【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