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量子通信 概念上涨2.23%,当日大军队资金流入7.83亿元人民币,概念股44只上涨,6只下跌。 华工科技 (000988.SZ)、 科华数据 (002335.SZ)涨逾8%, 腾景科技 (688195.SH)、 吉大正元 、 浩丰科技 (300419.SZ)、 迪普科技 (300768.SZ)等上涨幅度居前。
大军队资金净流入居前的分别为 华工科技 (6.9亿元)、 光迅科技 (002281.SZ)(2.49亿元)、 科大讯飞 (002230.SZ)((1.06亿元)、 吉大正元 (003029.SZ)((4475.8万元)、 航天电子 (600879.SH)((3342.66万元)。
华工科技 兼具5G、 量子通信 两大热门概念。当日,5G通信ETF(515050)高开,持仓股 华工科技 开盘直线拉升触及涨停。 华西证券 研报指出,通信、导航、监测为代表的通信网络是低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供数据传输、实时控制的条件。其中,5G代表的通信技术是关键一环。
华工科技 3月28日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2.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01%,实现归母净收入1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4%。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公司收入短时间承压,盈利能力明显改善,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3.11%,同比增加4.0pct。 数字经济 /AI催化下,看好高端产品放量和海外拓展,但考量到5G建设周期调整造成的切实需求承压,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收入分别为13.13亿元/15.91亿元/19.09亿元人民币。维持“推荐”评级。
科华数据 4月1日大军队资金净买入1451.89万元。公司日前成功交付 中国移动 长三角(苏州) 数据中心 冷板式液冷单元项目,为移动云资源池和移动集团IT一级资源池量身缔造液冷+风冷(冷冻水空调)混合制冷解决方案,项目近日已正式上线运营,帮助移动云和IT云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业绩。
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收入4.8亿元-5.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93.26%-121.45%。
4月1日, 腾景科技 新增“量子科技”概念。公司3月27日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光通信、光纤激光等领域,在量子信息科研领域有少量应用,主要为科研项目提供精密光学元组件产品。
民生证券此前研报点评 腾景科技 2023年业绩称,公司作为精密光学元件、光纤器件领域技术可靠的厂商,依托自身的技术平台持续推动高端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进程。AI火热推高光学元组件需求有望使公司受益。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收入分别为0.78/1.14/1.54亿元人民币,维持“推荐”评级。
不过,下游去库存等原因造成公司业绩短时间承压。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4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实现归母净收入4165.5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72%。
据 科大讯飞 集团消息,3月29日下午,国家信息中心与 科大讯飞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科大讯飞 ”)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本着合作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准则,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在规划咨询、课题申报、行业研究、宣传推广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积极推进 人工智能 技术和产业应用创新发展。
根据该公司1月29日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超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归母净收入6.45亿元至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至30%。
国海证券 研报点评称,公司作为大模型国家队,兼具规模化AI算力基础设施,星火大模型或将在2024年实现技术、生态和市场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宏观环境、国产化投入等影响,下调2023-2025年归母净收入预期为7.00/13.62/20.11亿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光迅科技 也兼具 大数据 、 云计算 、 量子通信 等多个热门概念,截至4月1日收盘, 人工智能 AIETF(515070)涨2.22%,其持仓股 光迅科技 领涨。
根据iFind相关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有10只,其中持仓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该基金最新(2023-12-31)披露规模为1.17亿元人民币,4月1日净值报收1.4336,较上一交易日涨1.34%,近一年涨14.6%。从机构对该股的关注度来看,近6个月以来,累计共4家机构对 光迅科技 作出评级。其中,2家机构“买入”,2家机构“增持”。目标价格最高预测34.80元人民币,最低预测32.00元人民币,平均为33.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