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举并购扩张之下, 一心堂 (002727.SZ)2023年业绩出现下滑。
近期, 一心堂 披露2023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29%;归母净收入5.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61%;扣非后净收入为7.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98%。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除2023年业绩快报外, 一心堂 还同步披露了公司及其各子公司接受所在地各主管税务局开展的税收辅导工作,其中涉及缴纳税款及滞纳金累积超3亿元人民币。并且,即便新开门店影响公司整体业绩, 一心堂 仍未停下并购脚步。
针对公司此次补缴税款及后续发展问题,记者日前向 一心堂 方面致函采访,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公司方面进一步回应。
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公开资料显示, 一心堂 建立于2000年11月8日,是全国颇有知名度的上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公司主要业务为医药零售连锁和医药配送业务,其中,医药零售连锁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主要以中西成药为主,其次包含中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及其它个护美妆业务。
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 一心堂 及各子公司接受所在地各主管税务局对2020年至2022年的纳税情况开展税收辅导工作,涉及缴纳税费合计2.33亿元人民币。
上述相关税款自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因此,以上税款缴纳还涉及滞纳金7654.32万元。以此计算, 一心堂 预计需要缴纳税款及滞纳金合计约3.10亿元人民币。
“税收辅导工作一般结合行业检查、行业治理、打击虚开发票违法犯罪、风险指标异常排查等展开,由不一样的税务机关的职能部门进行落实。”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顶级权益合伙人姜瀚钧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述补税问题是怎样引发的?姜瀚钧指出,结合披露内容初步理解,当公司规模与主体持续扩大时,除生产加工、外购货品以外,其场地租赁与装修、劳动用工、物料消耗、广告宣传、软硬件研发投入等都会随着增加,因此通过集采、统采方式进行外购,有谈判的议价空间。
“但这时,就会涉及不同主体之间分摊支出的问题,假如不能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的独立交易原则进行核算计税,若免费向门店提供服务、货物,根据税法中视同销售的规定需要计缴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即便没有实际流入收入资金,一样需要计缴税款。”姜瀚钧说。
一心堂 方面表示,关于税收辅导事宜,近期已按各公司接受税收辅导结果全额完成税款缴纳,所涉及滞纳金公司正在筹措安排。本次税务辅导不涉及行政处理,上述事项在2023年进行会计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 一心堂 主要涉及税金为独立纳税门店房租等经营费用由总部统一签订合约按视同销售的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
一位连锁药店高管对记者说:“所谓税收辅导工作,实际上就是为了加强对药店的监察管理。很多连锁药店其实是被看作一个独立纳税单位,每家店每年的纳税额是核定的。但 一心堂 将独立纳税门店的经营费用统一到总部去开票,从而抵扣了增值税及附加税,这明显是不符合规定的。”
姜瀚钧表示,对于视同销售查缴税款,现实当中也比较常见,好比公司对外无偿提供资金,就属于视同销售的计税情形,这样的规定也是为了公平税负,减少税收征管漏洞而规范的。
而对于一些生产型药企,其促销费用所涉及的法律风险,好比可能涉及虚开发票、行贿、职务侵占风险等。就视同销售的危险,主要需要完善内部有偿使用的定价标准,以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待相互之间的业务关系。
“因此,对于大型规模型集团公司,要建立一套适宜的内部成本费用的管理标准与体系,避免一方缴税,另一方还无法入成本费用的视同销售问题,这样的结局是可以合规地进行调整的。”姜瀚钧建议,对于连锁药企来讲,统筹销售定价策略、采购集采策略、内部交易定价策略,既能体现集约化优势,又能避免发生税务风险。
对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对公司的影响, 一心堂 方面表示,公司已将相应情况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及咨询,目前尚未有明确回复,其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后续有明确结果将进一步公告进展情况及相关影响情况。
疯狂跑马圈地
随同着医药分开综合配套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院内市场的处方药品流入院外,院外市场规模增加,引得一众连锁药店加速开拓市场,连锁药店的“疯狂并购潮”也由此展开。
时间拉长来看,2015年, 一心堂 仅有3496家门店,彼时, 老百姓 (603883.SH)和 益丰药房 (603939.SH)分别有1483、1065家门店。到了2019年年末, 一心堂 、 老百姓 、 益丰药房 的门店数量分别达到6266家、5128家、4752家。
再到2023年三季度末, 老百姓 、 益丰药房 、 一心堂 的门店数量分别为13065家、12350家和10008家。
据 国金证券 研报,2007至2022年,药店连锁化率从35.1%提高至57.8%;头部企业门店扩张增速也明显高于行业整体门店增速。连锁化率的提升,也意味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一心堂 拥有直营连锁门店10255家,2023年全年新开门店1381家,净增加1049家。也正是因为大量新开门店造成 一心堂 运营成本费用增加,从而拖累业绩。
业绩快报指出,除新开门店影响业绩外,2023年公司零售门店所经营的退烧、止咳、抗病毒等感冒类产品需求降低,造成2023年同店该类产品收入下滑。
而随着 一心堂 步入了“万店规模”时代,“商誉减值风险”也引发投资者担忧。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 一心堂 账上商誉为15.3亿元人民币。
“公司15亿元左右的商誉,是否有减值风险?”早在2023年10月, 一心堂 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就遭遇提问。
彼时, 一心堂 方面认为,公司在扩张方面,主要以自建为主,并购为辅。如果公司要进驻空白市场,那么并购将是比较好的决策。主要以并购资产组的形式为主,公司以区域深度加密,然后区域下沉,单一市场高密度布局,有助于公司在区域地区形成龙头。
“并购金额肯定比15亿元商誉大很多,可是整体来看并购价格相对合理,溢价部分就形成商誉,公司在确认商誉的进程中,有严格的划分,每个资产组的运营,都会有切实跟进,包含前期的尽调、交接,及后期运营上的整改,都有精湛的团队去跟进。以保证并购的资产组在交接以后能够达成更高的销售完成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外还有一项指标,跟进并购标的财务报表,做严格的预警测试,公司每年对于有减值风险的资产组,都有做减值。但就当前的情景来讲,公司在战略层面上并购的资产组并没有发现特别大的经营及管理风险。” 一心堂 方面表示。
然而,即便扩展门店造成2023年业绩的下滑, 一心堂 仍选择继续收购药房资产。
3月19日晚间, 一心堂 再度披露两则并购交易。
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鸿翔 一心堂 药业有限公司拟收购 重庆市 万州区爱一百药房(以下简称“重庆爱一百”)10家药店资产及其存货;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西鸿翔 一心堂 药业有限公司拟收购 山西省 鑫金牛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鑫金牛”)持有的21家门店资产及其存货。
具体来看,收购重庆爱一百10家药房拟使用资金不超830万元人民币,其中不高于700万元用于支付门店转让费及购买其附属资产(不含存货,下同)、不高于130万元用于购买门店库存商品(所属于事实物资产及存货部分根据双方实际盘点结算,下同)。而收购山西鑫金牛21家药房拟不高于3600万元;其中不超3000万元用于支付门店转让费及购买其附属资产、不高于600万元用于购买门店库存商品。
一心堂 方面认为,通过收购山西鑫金牛门店、重庆爱一百门店,将为公司加强巩固山西、 重庆市 场,扩大公司覆盖范围,综合提升公司竞争力。预计鑫金牛标的门店2024年度增加营业收入4661.79万元人民币,预计增加净收入381.58万元;预计重庆爱一百标的门店2024年度增加营业收入1812.24万元人民币,预计增加净收入7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