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将有64家上市公司迎来限售股解禁。
强生公司131亿美元收购
心血管医疗器械巨头
4月5日,Shockwave收购传言终于尘埃落定。强生公司(JNJ)和Shockwave Medical共同宣布,强生公司将以每股335美元的资 金收购Shockwave所有流通股,相当于约1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8亿),比Shockwave的SWAV溢价4.7%(周四收盘价为319.99美元)。强生公司打算以现金和债务相结合的形式为这笔交易提供资金。该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年中完成,但须经Shockwave股东批准和满足其它交割条件。
受收购案影响,Shockwave Medical周五收盘上涨1.98%,报326.34美元/股。
2009年6月,Shockwave Medical在美国加州成立。公司专注于开发钙化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产品,并全球首推产品“冲击波球囊导管”。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其用于治疗钙化斑块的声压力波不同化和专有的局部递送来建立医疗器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新标准,即血管内碎石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这种疗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在以碎石术为基础来去除肾结石并逐渐应用于其它领域,如疼痛治疗,心脏康复,神经治疗等。
根据一份新闻声明,Shockwave已在全球范围内用这种方法治疗了400000名患者。该公司于2016年第壹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并于2019年以17美元的股票价格上市。
强生医疗科技执行副总裁兼老总Tim Schmid表示,Shockwave Medical造成了“真正独具一格的机会”。该公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和外周动脉疾病(PAD)的IVL技术及其强大的产品管线是举世无双的。他相信这笔交易可以增强公司在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地位。
近些年,强生公司在心血管领域收购动作频繁。2022年,强生公司以166亿美元收购了医疗设备制造商Abiomed。该公司的王牌产品为Impella心脏泵,是国际顶尖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也是介入式人工心脏最早商业化的产品,被称为“全球最小的人工心脏”。直到今天,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20万患者接受了Impella系列产品治疗。
下周解禁市值近600亿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下周(4月8日至12日),除去上市新股,A股市场将有64家上市公司迎来限售股解禁。以个股最新价计算,64家公司解禁股对应市值合计596.84亿元人民币。
从规模看, 云天励飞-U 解禁市值居首,为62.23亿元; 南芯科技 排在第贰位,解禁市值为59.03亿元人民币。以上两股的解禁类型均为首发原股东限售和首发战略配售股份。 恒帅股份 和 中电港 分列第叁、第四位,市值依次为46.72亿元、44.71亿元人民币,类型均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另有 陕西能源 、 江盐集团 、 野马电池 、 中金辐照 解禁市值在20亿元以上。
云天励飞-U 为 人工智能 企业。公司之前在互动平台表示,于2月27日与珠海航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未来将充分利用大模型、 AI芯片 等可靠的 人工智能 技术,与珠海航展集团和其它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携手,在构建低空经济产业链、缔造低空经济合作示范点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另外,公司还表示,旗下 AI芯片 可广泛应用于AIoT边缘视频、移动 机器人 等场景。
相较于市值规模,解禁比例(解禁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更能反映出解禁对于个股股票价格的冲击。在上述64股中,合计31股解禁比例超过10%。 恒帅股份 、 杭州柯林 、 野马电池 、真爱漂亮家、 盛剑环境 解禁比例居前,依次为75%、75%、75%、68.18%、64.15%,解禁类型均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
恒帅股份 解禁比例居首,为75%。公司为A股汽车微电机自主龙头,主营电机技术与流体技术两大领域,合计占比超过90%。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盈利1.95亿元至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9%至47.74%。报告期内,公司电机业务增长较快,在流体技术产品领域收入也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随着原材料价格趋稳、产能规模效益提升,公司各产品业务稳步增长,毛利率逐步回升。
国元证券 表示,随同智能化与 新能源 化浪潮,预计单车使用微电机数量及单车价值量将逐年提升,至2026年国内汽车微电机市场规模有望达424.7亿元人民币,2020~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6.8%。考量到公司前瞻性地布局了ADAS主动感知清洗系统,将持续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趋势,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
另外, 柏楚电子 、 冠盛股份 、 奥普家居 、 中材国际 、 祥和实业 、 中化国际 6股解禁比例较小,均不足2%,且解禁类型均为 股权激励 一般或 股权激励 限售股份。通常而言, 股权激励 类型的限售股持股方较为分散,此类限售股解禁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