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跨界 无人机 行业而“名声大噪”的 永悦科技 (603879.SH)又失事了。4月1日晚间, 永悦科技 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老总陈翔,因涉嫌信息披露非法,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侦查。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华夏时报》记者4月2日致电 永悦科技 ,董秘办相关职员表示,其实不清楚详细情况,目前没有其它信息,立案告知书是只给他个人的,没有提及公司,现在公司生产经营各方面都一切正常。
老总被立案
在老总被立案的消息公布之后, 永悦科技 4月2日开盘跌停,股票价格报收于6.89元,跌停板上封单逾50万手,总市值约为24.9亿元人民币。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最新股东户数为1.22万户。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实控人、老总被立案侦查,通常会引发市场对公司的担忧,投资者可能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从而造成股票价格下跌。在 永悦科技 案例中,公司股票价格在实控人被立案后出现了大幅波动,说明市场对此反应强烈。
曹辙进一步指出,如果调查中发现公司存在内幕交易或其它违规行为,股民可能面临投资亏损;这时,这也有可能给公司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公司需要赔偿股民,其财务方面负担会增加。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与危机公关专家詹军豪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对于二级市场而言,这种老总被立案的负面消息,通常会打击投资者信心,并让投资者对公司的前景发生担忧,从而造成股票价格下跌,甚至可能引发恐慌性抛售。
值得强调的是,在“低空经济概念”火热的环境下, 永悦科技 曾在3月12日至3月21日,连续走出8个涨停板,股票价格上涨幅度高达114.75%,累计换手率为82.9%。
对于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 永悦科技 也曾屡次提示风险,公告称“当前公司股票市场情绪过热,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
公司营业收入连年下滑
股票价格一路狂飙之下,公司业绩却表现惨淡。Wind数据显示, 永悦科技 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人民币,达到业绩巅峰后,营业收入开始持续下滑,2022年仅剩2.96亿元;而其对外声称“新增长点”的 无人机 业务,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仅有280万元。
这时, 永悦科技 净收入也连年下滑,2022年公司净收入亏损3970.35万元人民币,为上市以来第壹次亏损,2023年公司预计全年净收入亏损5800至6900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 永悦科技 面临连续两年的业绩亏损。
资料显示, 永悦科技 建立于2011年,是一家主要业务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的化工企业。2022年, 永悦科技 向 无人机 领域进军,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盐城永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展 无人机 、无人科技等技术的研发与生产。
针对公司 无人机 业务的情景,《华夏时报》记者4月2日致电 永悦科技 ,董秘办相关职员表示,目前公司 无人机 业务属于起步阶段,在3月份的几次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里,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表述。
从此前披露的公告来看, 永悦科技 直言“公司 无人机 合同履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且没有在手订单”。
两份立案侦查书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对 永悦科技 进行了立案侦查,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非法,如今调查结果尚未披露,4月1日又对老总陈翔进行了立案侦查,理由依旧是涉嫌信息披露非法。
曹辙表示,上市公司老总或实控人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的情景,一般多发生于涉及重大事项或重要交易,未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披露,或存在误导性信息披露,虚构实际状况等行为。
詹军豪指出,如果上市公司老总在信息披露进程中存在内幕交易、操作市场、利益输送等犯法行为,也有可能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侦查。这些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实控人、老总因涉嫌信息披露非法被立案,可能会发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和后果。”詹军豪表示,对于公司而言,老总被立案可能造成公司内部管理层的动荡和不稳定,从而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决策效率,另外公司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也有可能受到损害。
“上市公司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曹辙指出,由于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公司需要配合监管的调查,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决策流程。
詹军豪表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上市公司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包含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与投资人的沟通等,以重塑公司形象并恢复市场信心。同时,公司也需要高度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疑问,以减轻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