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23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上,投资者对 北特科技 (603009.SH)进军人形 机器人 业务的进展及相关布局高度关注,围绕公司人形 机器人 的技术储蓄和产能等情况不断发问。
公司董秘刘功友在业绩会上介绍,“公司主要是配合客户研发人形 机器人 用的丝杠产品,目前只是处在样件研发阶段,并没有被客户定点,更不存在正式量产。”
在2023年年报中, 北特科技 第壹次提出“汽车零部件业务为基石,人形 机器人 业务为未来”的双引擎战略。对于公司进军人形 机器人 领域的原因, 北特科技 总经理靳晓堂表示,人形 机器人 具备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双属性,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 新能源 汽车后的推翻性产品,而参与人形 机器人 产业链的企业有许多是汽车零部件公司, 北特科技 在汽车底盘零部件的生产工艺与人形 机器人 丝杠产品的生产工艺有较高的同源性。
但靳晓堂同时也强调,公司对人形 机器人 产业的未来发展布满信心,但若要正式量产,仍需解决许多问题。
有投资者对公司现有的产能能否支撑人形 机器人 业务布局提出疑问,并询问是否会考虑进行新的融资以解决产能问题。对此,刘功友表示,公司后续会根据产品定点、订单情况来考虑融资,但目前没有明确规划。
北特科技 主要业务包含底盘零部件业务、铝合金轻量化业务、空调压缩机业务三大板块。得益于铝合金轻量化产品的量产爬坡和底盘零部件高精密业务的稳步上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利润双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实现净利5086.8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2%。其中,公司铝合金轻量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12%。
针对铝合金轻量化业务产能和订单情况,靳晓堂在业绩会上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从产线看,原有的产线在天津,目前重心在江苏盐城,投资布局的产线正按计划有序建设之中,其中,第壹条产线已量产,第贰条产线已完成设备安置,第叁、四条产线正在建设之中,天津原有的两条产线也将逐步搬迁至江苏盐城。公司订单一直比较丰满,目前还在不断开拓新市场,控制臂产品、新客户的集成阀岛产品今年都会逐步量产。
对于公司净利起色不大的原因, 北特科技 财务总监张艳称,公司布局的新板块如底盘高精密、铝合金轻量化业务还没充分释放,难以体现规模经济效应,收购的空调压缩机业务也出现了亏损;同时,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公司在不断开拓市场,造成的款项开支也在增大。另外,近几年公司投资都是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授信资金来滚动,并未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每年为此负担的财务费用一直较高。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企业是否是小米汽车和 华为汽车 的供货商问题,刘功友表示,公司不是他们的直接供货商,仅为二级供货商,与二者没有直接业务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