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市场监管总局 - 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

【消费者】市场监管总局 - 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4-9 10:10:07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消费者】 【市场监管总局】 【经营者

  4月9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情况,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柳军表示,根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网购用户超过了9亿人,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超过5亿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6%,这时,相关诉求也快速增长,去年全国网络消费诉求占全部诉求的56%,超过一半,成为影响消费者获得感的重要因素。《条例》针对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一是禁止“刷单炒信”。一些经营者“批量点赞”“虚假种草”“虚构测评”“好评返现”“删除差评”等行为,损害了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虚构交易信息、经营数据,不得篡改、伪造、隐匿用户评价等,防止坑骗、诱导消费者。

  二是禁止“强制搭售”。一些经营者扫码支付强制注册、在线订票捆绑代金券等行为,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经营者通过搭配、组合等方式提供商品服务的,应当以明显的形式提请消费者注意。

  三是禁止“ 大数据 杀熟”。大家知道,“老少无欺、真不贰价”,不可是我国以往的商业道德,也是现代市场的交易底线。如果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兴趣爱好、支付能力、议价条件等进行歧视性定价,很可能损害消费公平。所以《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景下,对同一商品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一样的价钱或收费标准。这也是我 国在行政法规中第壹次对不同化定价进行规范。

  四是规范“自动续费”。现在网站和APP的各种付费会员越来越多,有的首月优惠、次月高价,有的默认勾选、私自扣钱,还有的跳转了五六步都没法取消,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条例》规定,相关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前,分两次以明显的形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同时还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明显、简便的随时取消或变更的选项。

  五是保障“无理由退货”。七日无理由退货已经成了我们网购的标配,可是仍然有一些商家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推托。《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限缩法定的无理由退货范围;对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应当以明显的形式进行标注,提示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得作消费者默认同意的选项。同时,未经消费者确认,不得拒绝无理由退货。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相关部门,针对网络消费可能会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更好维护广大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华夏银行】  【虚假广告】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  【消费者】  【保险公司】  【代理退保】  【经营者】  【市场监管总局】  【APP】  【公司登记】  【预付费】  【职业闭店人】  【健身房】  【金蝉脱壳】  【新茶饮】  【科技狠活】  【年夜饭】  【餐饮企业】  【腊八粥】  【金融监管】  【不法分子】  【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