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银行-手工补息-被点名禁止 对公存款付息成本受关注

【摩根大通】银行-手工补息-被点名禁止 对公存款付息成本受关注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4-11 20:28:4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摩根大通】 【九台农商银行】 【哈尔滨银行】 【手工补息

  压降银行存款成本,相关部门正“多管齐下”补漏洞。

  继个别省份出手明确保险资管存款计入同业存款后,近日第壹财经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称“自律机制”)向成员机构下发了《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下称《倡议》)。

  文件落款日期为4月8日,文件指出,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承诺并支付高息,大幅削弱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果,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连续性,为强化银行负债内控合规管理,发出相关倡议,要求银行自查并于今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明确,对于倡议发布后仍存在的相关违规行为,将直接在定价行为评估中予以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并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中进行点名通报。

  “手工补息”滥用被点名

  《倡议》指出,手工补息是对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不应异化为绕开内部定价授权、实施变相利率补助的违规行为。

  据记者了解,所谓“手工补息”,是存款计付利息进程中因特殊性、不同性计息需求,在系统无法自动完成结息的条件下,采用专用补充计息交易进行手工计息处理。

  有华东地区城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补充计息的本质是银行与客户协调的银行存款利率与自动计算的有不同,要手工补给客户。但部分银行相关业务权限控制不严,存在变现高息揽存,引起自律机制关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通过手工补息的形式进行高息揽储现在仍然较为普遍存在,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仍需优化。好比,一些银行对部分个人类客户、公司类客户都可能发生事先承诺高于标价的银行存款利率,再通过手工补息的形式补足承诺的更高利息。

  “一些银行可能会通过表内的形式,将补助的利息按月或按季、按年发放到客户账户内;也有一些银行则通过更隐蔽的表外方式,借助其它名目,返还给客户。这都在实际上推高了存款成本。”董希淼认为,当前虽然存款总量和增速都不低,但追求规模和速度之下,争夺更多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的目标仍在,自上而下、层层加码的银行存款考核压力往往较大,加上息差压力难以有效传导到银行分支机构、基层员工,都会造成各种形式高息揽储现象存在。

  针对“滥用”“手工补息”的现象,《倡议》提出几点要求,首先就是要求银行明确手工补息的性质,完善内控机制。

  具体来看,银行应对手工补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报自律机制秘书处备案,明确审批要件和流程,上收审批权限至一级分行或更高层级。坚决压实业务条线、风险控制、营运及账簿管理等相关部门责任,对倡议发布后仍违规补息的责任人员予以严厉责罚。

  从当前手工补息审批权限分布来看,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因为涉及具体操作,每家银行可能有所不同,好比部分支行没有权限,部分可能会按金额来控制权限。此次倡议也意味着,审批权限将统一到分行及以上。

  其次是严肃定价授权管理,规范利息支付。《倡议》要求,银行应严格规范自上而下的银行存款利率授权管理,确保利率定价、利息支付、核算统计等工作合规有序,将手工补息并入监测管理范围,完善系统建设,确保补息可追溯至相应单笔业务。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

  董希淼认为,由于大型银行利率上浮幅度较小,通过系统操作进行手工补息等较为常见,这抬高了银行存款成本,但系统补息实际也在“手工补息”范围内,相关银行不能以“系统计息不是手工补息”等为借口,故意规避自律机制的文件要求。

  文件对成员单位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并将相关行为作为定价行为扣分项,措辞严厉。《倡议》提出,自文件发布之日起,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概不得支付。银行应立即开展自查,并于今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报告报自律机制秘书处。

  《倡议》强调,利率自律机制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将违规手工补息并入定价行为评估。对《倡议》发布后,仍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的违规行为,在定价行为评估中予以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并在利率自律机制成员中进行点名通报。董希淼认为,《倡议》发出之后,存在相关行为的银行将有所收敛。

  对公存款成本压降效果不明显

  其实,自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以来,商业银行依据市场利率变化和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存款利率水平,定价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但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相当于变相突破了存款利率授权上限,会大幅削弱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果,从而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连续性。

  据 中国银行 研究院此前数据,2021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革后,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调整至活期存款、定存、大额存单分别为基准利率加10BP、50BP、60BP,其余商业银行的加点上限分别为20BP、75BP、80BP。报告指出,此次改革后,“短升长降”的利率走势有助于优化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期限结构,尤其是长期利率上限降幅较大,这将助力商业银行降低负债成本,但长期看可能会增加中小银行揽储压力。

  对于《倡议》影响范围,很多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对个人、对公存款都有影响,但因为涉及补息的银行存款一般金额较高(不同银行有不同),因此相关行为在对公业务中更为普遍。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尤其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存款定价刚性更为明显。

  就在去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门监管分局、央行 江门市 分行在《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对公存款行为的公告》中,首条要求就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对公存款业务管理制度,尤其是内部授权、定价管理、计息结息等机制,自觉维护存款利率自律机制,严禁超权限手工计息及补息(业务过失冲正除外)。

  从银行财报来看,在资产收益率下行同时,存款定期化还在持续向银行息差施压,但经过几轮存款利率调整,2022年以来存款付息成本已经有下行趋势,但对公付息率下降不如个人存款明显,定价刚性更为明显。有头部券商银行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主要与存款定期化趋势在对公领域强化有关。另据部分大行业绩会透露,对公成本提升还受美元利率上升推升储蓄率影响。

  记者据国有六大行和部分股份行财报数据梳理,工行、农行、建行、交行、招行、平安、中信去年公司存款平均付息率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活期存款成本普遍上升,而定存成本方面,建行、邮储、中行下降,工行、农行、交行、招行、平安、中信均有不同水平提升。相比之下,9家样本银行中,个人定存、活期平均成本分别有7家下降。

  另据 中国银行 财报数据,中国内地外币业务中,去年公司定存、活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别较上年提升了308BP、163BP至4.27%、1.90%;个人定存平均利率提升了131BP至1.71%,活期存款与上年持平为0.02%。整体来看,内地外币存款平均利率提升了186BP至2.36%,但同期外币贷款平均利率也大幅提升了254BP,达到4.42%。

  也有分析指出,因为同业存款利率市场化较高、利率敏感性较强,定价对业务规模影响更为明显,当银行资金来源不足时或在特按时点存在冲量压力时,比较简单通过提高利率的行径吸收同业存款。不过有银行业人士表示,同业之间账务一般在系统内较为明白,涉及手工补息的情景可能不多。

  记者了解到,某大行南方一分行曾在2022年发布的加强机构同业客户手工补息业务风险控制消息中提到,手工补息工作存在着较大的操作风险、政策风险和道德风险,一直以来是总省行检查和监控的关键,近年来也是监管职能部门检查的关键。

  在同业业务推升银行负债成本方面,更早之前,引起监管关注的是保险资管存款计入方式问题。据记者了解,相比保险自有资金存款,目前不同银行对保险资管存款计入方式不同较大,计入一般性存款造成的银行存款规模大幅波动今年以来引起南方某省监管职能部门注意。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一存款计入方式造成的另一层风险在于,部分理财产品以保险资管计划为通道,“逾额”配置收益率更高的协定存款、大额存单等,期限错配、资金空转、压低息差等风险隐匿其中。

  南方某省金融监管局曾在今年一季度发出工作提示,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等募集的钱财应填入“同业存放”科目,不得计入一般性存款。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摩根大通】  【刘鸣镝】  【信息技术】  【2025】  【MSCI中国指数】  【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