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对内“动刀”。4月15日,网上出现一则“ 特斯拉 总裁埃隆·马斯克发布内部邮件将全球裁员10%”的消息。对此,一位接近 特斯拉 的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特斯拉 员工确已收到内部邮件,将全球裁员10%。据统计,截至去年底, 特斯拉 全球员工总数约14万人。这意味着,本轮全球裁员将涉及约1.4万人。
作为全球电动车销冠,依靠成本控制及持续推高的新车交付量,此前 特斯拉 一路狂奔。但面对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近期销量放缓、毛利率拉响“警报”的 特斯拉 已告别“躺赢”。
早有传言
对于本轮裁员,马斯克在内部邮件中称“是为下一个增长阶段周期做好准备”。
马斯克坦言, 特斯拉 快速发展,某些领域角色和工作职能出现重叠。在为 特斯拉 下一阶段发展做好准备时,同时为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审视公司各个方面显得极其重要。作为其中一部分, 特斯拉 对组织进行完全审查并作出艰难决定,即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这将使 特斯拉 能够不断改进,为下一个增长阶段周期做好准备。在谈及 特斯拉 的未来时,马斯克直言, 特斯拉 正在研究汽车、能源和 人工智能 领域的一些最具革命性技术。
早在今年2月, 特斯拉 便传出裁员消息, 特斯拉 高管被要求找出团队中“最重要的角色”并推迟部分员工的绩效考核。4月15日上午,有报道称, 特斯拉 员工表示, 特斯拉 将于近日进行一轮大规模裁员,将涉及20%的员工。本次其实不是 特斯拉 第壹次裁员。记者了解到,2017年 特斯拉 方面表示将减少2%的员工数量。尔后,2018年、2019年及2022年, 特斯拉 也曾分别进行裁员。
其实,本次 特斯拉 除再启全球裁员外,对超级工厂员工工作时间也作出调整。有消息称, 特斯拉 方面已通知美国得州奥斯汀超级工厂部分员工,将缩短生产线的轮班时间。此前奥斯汀超级工厂员工实行12小时轮班制,工作时间为一班6—18时,另一班为18—次日6时。调整后,工作时间为一班6—17时,另一班为18—次日4时30分。
“疲软态势”显现
特斯拉 启动全球裁员的同时,其全球交付量也显现“疲软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 特斯拉 产量为43.34万辆,交付量为38.68万辆,均低于华尔街预期。其中,Model 3/Y合计产量为41.24万辆,交付量合计为36.98万辆。从全球交付量看,今年一季度 特斯拉 同比下滑8.3%,环比下滑20.1%。这也是近四年来 特斯拉 季度交付量第壹次出现同比下滑。
对于一季度交付量下滑, 特斯拉 方面解释称,今年一季度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处于Model 3焕新版的产能爬坡期。同时,红海冲突引发的物流受阻、柏林超级工厂失火停工等,影响产销量提升。
尽管 特斯拉 方面将销量下滑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影响,但外界认为与其市场需求放缓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也不无关联。从一季度产销数据看, 特斯拉 的产量明显高于交付量,两者数据相差达4.66万辆。华尔街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埃曼纽尔·罗斯纳在一份报告中称:“交付量与产量间不同,证明 特斯拉 的库存约4.6万辆。这意味着,除已知的弗里蒙特和柏林两座超级工厂生产瓶颈外, 特斯拉 可能还存在严峻的市场需求问题。”
全球市场对于 特斯拉 车型需求放缓的同时,激烈竞争的中 国新能源 汽车市场,同样给 特斯拉 造成压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 特斯拉 在中国市场交付22.09万辆新车,去年一季度交付量则为22.93万辆。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与 特斯拉 刚国产时大不相同。早期, 特斯拉 抢占市场先机迅速提升销量,但目前自主品牌在产品研发方面持续提速、车型快速迭代,同时价格更不断下探,在一定水平上分流了 特斯拉 的车型销量。
相比自主品牌的推新速度, 特斯拉 则略显缓慢。目前, 特斯拉 旗下共5款在售车型,分别为Model 3、Model Y、Model S、Model X和Cybertruck。其中,Model系列长时间以来保持4款的车型阵容,虽然Model“SX”推出Plaid版车型,Model“3Y”推出焕新版车型,但外界认为 特斯拉 的推新其实不完全。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看惯智能辅助驾驶及“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中国消费者而言, 特斯拉 车型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其实,马斯克也曾坦言,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能干掉全球大部分车企。
新车“救场”
销量压力下, 特斯拉 急需推出相比Model“3Y”更具成本和价格优势的车型以刺激销量增长。
记者了解到, 特斯拉 下一代车型将于明年下半年投入生产。对于该车型, 特斯拉 方面透露,下一代车型的尺寸将小于目前在售的Model 3和Model Y,成本将仅为现有平台的一半。
马斯克表示,目前 特斯拉 正处于两次主要的“增长浪潮”之间,第壹次浪潮始于Model 3/Y平台的全球扩张,下一个增长浪潮将由下一代汽车平台的全球扩张发起。在他看来,新车型投入生产将是一个艰巨项目,但经过优化后,该车型可能会改变汽车大规模生产的游戏规则。马斯克甚至表示,为迎接新车型到来还将“睡在生产线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成本更低的车型可通过更低的销售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帮助 特斯拉 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不过,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不管新车价格还是配置的竞争均异常激烈, 特斯拉 欲再次拉高销量,价格和配置能否符合消费预期成为关键。
根据调查机构麦肯锡发布的数据,去年中国市场仅在20万元价格段便出现超过40款新上市的电动车型,且普遍具有较高的配置水平。
另外, 特斯拉 也正寻求在全球更多市场实现销量突破。有消息称, 特斯拉 正在印度新德里和孟买考察潜在的展厅地点,并计划今年在印度销售汽车。数据显示,去年电动汽车仅占印度汽车总销量约2%。但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占比提升至30%。同时,印度政府也开始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国外汽车制造商进行大规模投资和生产,以推动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有消息称,印度政府宣布,将为承诺在三年内在印度投资超过5亿美元并在本地建厂的汽车制造商降低进口税。